广西柳州提级监督 “绿叶子”变增收“金叶子”
中新网柳州9月16日电(唐莹 李元)“有这个平台我们的茶叶就有‘身份证’,可以卖个好价钱了。”近日,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到该县八江镇布央村回访,茶农谢练抄高兴地说。

谢练抄口中的“平台”,是该县今年上线运行的茶产业溯源平台。该平台通过三重认证机制规范茶农、茶企及中间商交易,实时记录全维度数据,生成唯一交易二维码,彻底实现茶叶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为提升三江茶品牌价值注入科技动能。
此前,该市、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由于茶企业对茶青质量不信任,导致茶青售出价格不高,对茶农的收入影响极大。结合监督检查情况,三江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将监督中发现的茶青质量难把握、茶青收购价格不高等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反馈、督促。
在监督推动下,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强化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加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依托国家移民管理局定点帮扶、粤桂协作等资源,持续开展三江茶消费帮扶和营销推广活动,帮助茶农茶企致富增收。
以有力监督护航产业发展,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柳州市纪委监委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紧盯茶叶和油茶、金桔、杉木等特色产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持续推进“一茶”“一果”“一木”等重点产业提级监督,精准执纪问责,护航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三江茶叶和茶油产业发展共开展监督检查56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个。
针对茶产业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该市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该县农业农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潘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在茶叶产业项目奖补资金拨付、审批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并谋取私利案件;循案深挖查处5名县管干部在茶叶和油茶产业奖补资金管理使用中虚套冒领、把关不严等突出问题。同时扎实推动以案促改促治,督促相关行业部门查找风险漏洞、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深化源头治理,持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三江侗族自治县新建生态茶园1.16万亩,干茶产量达1.42万吨,产值12.8亿元(人民币,下同),农民人均茶叶收入6203元,茶产业已成为侗乡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金饭碗”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