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薛洪言:别追高!白银投资关注三个关键信号
中新经纬 | 2025-10-10 16:36:17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别追高!白银投资关注三个关键信号

  作者 薛洪言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10月9日,现货白银价格突破历史新高,达到49.8美元/盎司,日内大涨1.86%。今年以来,现货白银价格加速上涨,全年累计大涨超72%。截至北京时间10月10日0点36分,现货白银涨幅收窄至1.4%,报49.53美元/盎司。

  2025年以来白银价格加速上涨,源于宏观流动性宽松、工业需求强劲与结构性供需缺口的三重共振。其核心驱动力与2011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本轮上涨不仅包含了金融属性的推动,例如美联储于9月已降息25个基点(市场预计年内还将有两次降息)、全球债务高企带来的溢价,以及地缘冲突和美国政府“停摆”风险激发的避险需求;更关键的是工业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2025年工业需求已占白银总需求的58.5%。这共同构成了“金融属性放大+工业属性托底”的复合驱动模式。反观2011年,当时的白银行情主要依赖QE2(第二次量化宽松)的流动性与欧债危机的避险情绪,缺乏坚实的工业需求作为支撑。

  分析当前白银涨势,需辩证看待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短期来看,日线RSI指标已突破85进入超买区间,在50美元等重要心理关口前,获利了结带来的回调压力确实存在。但长期来看,多个特征指向这可能属于牛市的起点:第一,结构性供需缺口长期化,绿色产业(如光伏)需求年增速约20%,远高于供应端约2%的增速,库存消耗状态可能持续至2026年;第二,政策敏感性高,美联储降息节奏及美国将白银列入关键矿物清单的关税政策会放大短期波动,但若10月议息会议确认宽松延续,将强化上涨动能;第三,相对估值具备优势,当前金银比约83,仍低于五年均值。与2011年涨势依赖投机资金不同,当前由工业需求刚性和机构资金(如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配置)主导的持仓结构,使得整体回调风险相对可控。需要警惕的风险点在于伦敦库存若通过进口得到补充,可能导致租赁利率回落,引发多头获利了结。

  白银暴涨对A股(人民币普通股票)与H股(港股)市场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白银矿业股直接受益于价格上升,部分龙头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超80%,其业绩弹性来源于产品售价上涨和现有库存重估的双重效应。然而,下游光伏与新能源板块则面临博弈:龙头企业尚可通过签订长单锁定价格来部分缓解银浆成本上升的压力,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可能受到显著挤压。投资者还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例如美国关键矿物清单相关的关税政策变动,以及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对降息路径的指引,这些都可能加剧短期波动。

  回顾2011年白银暴跌的教训,当前市场主要存在三类脆弱性:其一,政策转向风险,如果美国通胀反弹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升将直接压制白银这类非生息资产的价格;其二,技术替代风险,例如光伏领域铜电镀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大幅减少电池片中的白银消耗;其三,地缘冲突缓和风险,这可能使支撑银价的避险需求退潮。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大的风险在于白银固有的高波动率(通常显著高于黄金),盲目追高可能面临巨大回撤。因此,建议采取审慎策略,例如通过白银ETF(白银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工具分散配置,避免使用杠杆,在买入时点上注重调整布局。同时,可重点跟踪三个关键信号: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声明、伦敦白银库存的进口数据以及中国制造业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对工业需求的验证。(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宁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平衡致美 赋活芯生
  • 10名亿万富翁抢北京顶级豪宅:出价149轮,1.43亿元成交
  • 员工被要求退还三年过节费?广州农商行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