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最新研究:纳米技术研发新型抗蛇毒血清在小鼠实验中展现治疗前景
中国新闻网 | 2025-11-03 10:43:47

  最新研究:纳米技术研发新型抗蛇毒血清在小鼠实验中展现治疗前景

  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物学论文称,利用纳米技术研发、能抵抗某些非洲最致命毒蛇类(包括曼巴蛇、眼镜蛇和唾蛇)的一种实验性重组抗蛇毒血清,已在小鼠实验中展现出治疗前景。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图片来自Wolfgang Wüster)。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这项新型抗蛇毒血清的研发成果,或为蛇咬伤受害者开发出更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论文介绍,毒蛇咬伤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个重大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千例死亡和重伤。当前的抗蛇毒血清由动物血浆制成,不仅昂贵、效果不稳定,有时还会导致不良反应,同时也无法针对所有医学相关蛇种或是预防严重组织损伤。

与东部绿曼巴蛇的近距离对视(图片来自Wolfgang Wüster)。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丹麦技术大学Andreas H. Laustse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通过组合名为纳米抗体的工程改造蛋白,创造出一种新型抗蛇毒血清,这些纳米抗体能靶向蛇毒中发现的关键毒素。在用眼镜蛇、曼巴蛇和唾蛇等18种非洲蛇的毒液给一只羊驼和一只美洲驼进行免疫接种后,他们鉴定出这些纳米抗体。在小鼠实验中,这种抗蛇毒血清能防止其中17种蛇的蛇咬伤导致的死亡,并缓解一些最有害毒液导致的组织损伤。

  论文作者指出,相比现有的一种商业抗蛇毒血清,这种基于纳米抗体的新型抗蛇毒血清对所有测试蛇种的预防死亡和皮肤坏死的效果更好,但对绿曼巴蛇和黑曼巴蛇毒液只有部分保护能力。

黑曼巴蛇在阳光穿透的枝桠间穿梭(图片来自Wolfgang Wüster)。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自然》同期发表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认为,该研究结果表明,只需少量成分就能实现普遍的蛇咬保护,这挑战了之前认为需要混合大量抗体的观点。后续进一步研究,需关注这种新型抗蛇毒血清的持久性并测试其临床安全性。(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 中新经纬

    权威 前瞻 专业 亲和

  • 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出炉!春节休9天
  • V观财报|福耀玻璃完成工商变更,曹德旺长子曹晖任法定代表人
  • 创业板指缩量跌1.96% 福建本地股逆市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