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主要内容】1、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蔡奇陪同考察;2、习近平对辽宁辽阳市白塔区一饭店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妥善做好遇难人员善后 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李强作出批示;3、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4、习近平就伊朗发生严重爆炸事件向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致慰问电。(人民日报)
【V观财报|潍柴动力:拟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潍柴动力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本次回购A股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23.57元/股,预计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公司同日披露一季报显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4.64亿元,同比增长1.92%;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增长4.27%。(中新经纬APP)
【V观财报|美的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8.02%】美的集团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278.39亿元,同比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中新经纬APP)
【美股开盘】截至发稿,道指涨0.03%,标普500指数跌0.36%,纳指涨0.48%。个股方面,小马智行跌超10%,小鹏汽车跌超4%,霸王茶姬涨超9%。(中新经纬APP)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下跌】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多数下跌,原油、氧化铝、纸浆跌超1%,沪金跌0.42%。沪银涨0.52%,沪铜涨0.46%,沪铝涨0.35%(中新经纬APP)
【V观财报|中国重工: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9%】中国重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一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民船建造周期进一步缩短,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20%以上,营业收入及产品毛利均同比增加。(中新经纬APP)
【V观财报|中国船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80.99%】中国船舶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一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变动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毛利同比增加;联营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步改善。(中新经纬APP)
【V观财报|春秋航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6.39%】春秋航空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53.17亿元,同比增长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7亿元,同比下降16.39%。(中新经纬APP)
【中国烹饪协会倡议:加强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中国烹饪协会向全体餐饮服务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发出倡议,进一步提升餐饮业食品安全和服务水平,倡导文明从业理念,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倡议提出,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诚信经营、良心服务。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和服务规范培训,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杜绝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努力创造诚信、舒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倡议号召,全体从业人员要主动学习并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整洁的仪容仪表,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加工制作食品,坚决杜绝在食品加工制作场所从事有违公序良俗的不文明行为。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客,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文明用餐,提供有温度、有善意的优质服务。(中新经纬APP)
【一季度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19.3%,苏宁易购Max店五一“南北同开”】4月29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94亿元,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五一临近,苏宁易购积极启动旺季促销活动,Suning Max南京新街口店与北京中塔店定档4月30日同步开业,全面升级场景体验、专属服务、社交互动和会员权益,满足消费者高品质、个性化、场景化的多元需求。(中新经纬APP)
23:18
V观财报|“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隆基绿能现近十年首亏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隆基绿能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称,2024年营业收入825.82亿元,同比下降3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6.1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07.51亿元,同比下降180.15%。 对于业绩波动,隆基绿能解释称,主要受行业供需错配非理性低价竞争影响,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联营企业(光伏行业)投资收益下降较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同步增加。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年报中坦言,“回顾2024年,隆基绿能的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净利润大幅亏损。这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分产品看,2024年隆基绿能组件及电池营业收入663.34亿元,同比下降33.13%,毛利率6.27%,比上年减少12.11%;硅片及硅棒营业收入82.07亿元,同比下降66.53%,毛利率-14.31%,比上年减少30.19%;电站业务营业收入63.43亿元,同比增长67.43%,毛利率35.11%,比上年增加15.71%;其他营业收入16.97亿元,同比下降14.75%,毛利率54.97%,比上年增加15.85%。 隆基绿能《2024年年度报告》截图 隆基绿能提到,2024年,公司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采取了“控量保利”的策略,精准服务重点市场与关键客户,实现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革新性产品泰睿硅片、HPBC 2.0组件产品上市以来高效价值广受认可。硅片业务实现亚太等传统市场优势地位持续稳固,印度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组件业务渠道下沉与价值推广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欧洲集中式市场占有率居首;美国合资组件工厂满产满销,带动美国高价值市场出货强势增长;新兴市场塑造品牌、渠道优势卓有成效,中东非地区组件销量大幅增长76%,亚太新兴重点市场巴基斯坦销量同比激增136%。同时,公司新业务领域不断突破,“和美乡村”整村开发业务模式在陕西区域跑通并复制,全年完成20个示范项目建设;氢能业务实现海外首个规模化项目顺利发货,欧洲市场实现订单突破。 报告期内(2024年),隆基绿能HPBC 2.0产品产量占比尚低,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亏损,公司出现增量不增收、近十年来首度亏损的局面。 隆基绿能表示,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负,根据《公司章程》关于实施现金分红的条件,结合光伏行业短期供需错配、市场竞争加剧、现金流承压的经营环境,以及公司未来BC产能升级和经营资金需求,为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同日(4月29日),隆基绿能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6.52亿元,同比下降2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4.3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3.50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Wind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新进隆基绿能前十大股东名列,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钟宝申增持,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减持。 Wind截图 隆基绿能官网介绍,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绿能,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绿能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定位,聚焦科技创新,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 4月29日,隆基绿能冲高回落,收跌0.60%报14.86元,最新市值1126亿元。(中新经纬APP)23:00
V观财报|中国中免一季度业绩双降,社保基金新进前十股东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中国中免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15.98%。 Wind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新进中国中免前十大股东名列,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减持。 Wind截图 同日(4月29日),中国中免公告,2022年6月,公司与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旅游集团”)之控股子公司中旅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简称“中旅财务”)签署了《金融服务协议》,有效期至2025年6月8日。鉴于该协议临近到期,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与中旅财务继续开展合作,并续签《金融服务协议》。 中国中免表示,本次关联交易是公司基于自身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需要,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及交易费用,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本次关联交易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允的原则,收费标准均等于或优于主要商业银行报价,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不会影响公司独立性,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影响。 中国中免官网显示,公司(原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免税、有税、旅游零售综合体等范畴。 4月29日,中国中免低开震荡,收跌1.16%报62.32元,最新市值1289亿元。(中新经纬APP)21:55
V观财报|工业富联2024年营收超6000亿元,云计算业务收入增超6成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29日盘后,工业富联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公司季内营收1604.15亿元,同比增35.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1亿元,同比增24.99%。 工业富联表示,云计算业务方面,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以产品类别来看,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皆超过50%。以客户类别来看,云服务商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0%,品牌客户服务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通讯及移动网络设备方面,公司紧密贴合数字经济与AI发展趋势,依托前沿技术和研发实力,积极推进战略布局,有效实现对客户的稳健出货。 工业富联同日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年内营收6091.35亿元,同比增2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16亿元,同比增10.34%;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4元(含税)。 分行业看,工业富联云计算业务营收3193.77亿元,同比增64.37%,毛利率减少0.09个百分点至4.99%;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营收2878.98亿元,同比增3.20%,毛利率减少0.24个百分点至9.56%;工业互联网营收9.4亿元,同比降42.92%,毛利率减少4.02个百分点至45.79%。 来源:公司公告 展望2025年,工业富联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以AI技术为发展核心的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公司的经营重点体现在,加强“深耕中国大陆,布局全球市场”的经营优势,与客户紧密合作,持续扩大全球产能布局,不断建立本土化的运营团队和人才梯队;不断拓展创新业务,以数据、算力、模型为基础,结合高速网络,持续推进生成式AI相关业务的增长。(中新经纬APP)21:27
V观财报|六大行一季度净利润合计3444亿元 四家同比下滑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29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披露业绩。数据显示,六家国有大行一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约3444.2亿元。 中新经纬注意到,六大行中仅农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剩余四家均小幅下降。具体来看: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约2127.74亿元,同比下降3.22%;归母净利润约841.56亿元,同比下降3.99%。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约1866.74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0%。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约1649.29亿元,同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约543.64亿元,同比下降2.90%。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约1900.70亿元,同比下降5.40%;归母净利润约833.51亿元,同比下降3.99%。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约663.74亿元,同比下降1.02%;归母净利润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约893.63亿元,同比下降0.07%;归母净利润约252.46亿元,同比下降2.6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方面,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录得增长。邮储银行介绍,主要是推动中间业务均衡发展,在巩固零售业务传统优势下,积极拓展公司和资金业务,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资产托管、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带动。 其他数据上,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1567.84亿元,下降2.86%;不良贷款率1.33%,下降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1405.77亿元,同比下降2.74%;不良贷款率1.28%,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1077.27亿元,下降4.42%;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1419.23亿元,减少5.21%;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426.04亿元,增幅2.52%;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688.57亿元,下降3.79%;不良贷款率0.91%,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银河证券日前分析,宏观政策导向不变,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降准降息预期增强,银行息差短期承压但存款成本优化形成支撑。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银行估值,中长期资金入市利好红利行情兑现。 湘财证券也表示,结构性工具等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银行基建、消费等领域信贷供给加强,有望维持信贷增速相对平稳。降息延迟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资负两端利率传导效率加强,后续银行业绩压力相对可控。(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18:42
V观财报|格力地产将更名珠免集团,转型免税业务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29日,格力地产(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证券简称将变更为珠免集团。 来源:公告 此前,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分别于2025年3月18日、2025年4月18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将公司名称由“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珠海珠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证券简称由“格力地产”变更为“珠免集团”,证券代码“600185”保持不变。 公告显示,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披露《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实施情况报告书》,重大资产置换已实施完成,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将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战略定位转型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发展。 根据年报,公司2024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01亿元,其中免税商品销售收入为24.4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6.94%。公司为更好地体现战略转型后的主营业务方向,对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进行变更。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办理,公司股票证券简称将自2025年5月8日起由“格力地产”变更为“珠免集团”。(中新经纬APP)17:46
V观财报|长线资金来了!新华保险、中国人寿拟各出100亿元认购基金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险资再出手。 29日,新华保险公告,拟出资100亿元认购由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丰兴华”)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份额。 新华保险表示,该认购是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理念,贯彻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的方式以获得稳健股息收益,提升长期投资回报,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根据公告,上述基金暂定名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存续期限为10年,成立规模200亿元,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投资范围是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同时,若基金有闲置资金,可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来源: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国丰兴华是由新华保险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分别持有50%股权。 官网显示,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寿险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325.55亿元,同比增长85.3%,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亿元,总资产达1.69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62亿元,同比增长201.1%。 中国人寿是国内最早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总保费达6714.57亿元,总投资收益达3082.5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突破千亿元。(中新经纬APP)17:34
V观财报|中国石化回应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29日,中国石化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中国石化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降69.9%至16.47亿元,该公司提到,套期保值业务盈亏变动影响以及部分联合营公司效益有所下降。 对此,中国石化财务总监寿东华进一步解释称,公司开展商品类金融衍生品业务,相关业务符合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监管要求,配合实货经营需求,运行规范,实现了平抑价格波动、防范市场风险的目标。一季度公司衍生品业务经营健康稳健,投资收益中的套期保值业务盈亏变动是衍生品业务结算在会计上的体现。公司的联合营公司主要以下游业务为主,一季度业绩同比有所下降。 会上有投资者提到,公司一季度业绩下滑,二季度会改变吗? 寿东华表示,当前,国际油价宽幅震荡,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给下游市场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二季度将紧盯市场变化,加大生产经营优化和区域优化力度。上游业务全力增储上产降本;炼销业务发挥一体化优势,紧贴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拓市扩销,提升产业链运转效能;化工业务全力降本减费,动态优化原料、装置和产品结构,力争多创效益。 对于管理层的经营能力,中国石化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文生表示,一季度,国际油价同比下降9%,同时据本公司统计,成品油终端消费量同比下降,化工行业毛利仍处于低位。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紧贴市场拓市扩销,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保持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上游在油价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体现了盈利韧性。炼油和销售板块聚焦协同优化、紧贴市场需求,增产适销对路产品,同时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化工以效益为导向优化原料、装置、产品结构,提升装置负荷,增产盈利产品,实现同比减亏。总体看,公司一季度业绩体现了一体化经营的韧性。 另外,对非油业务,黄文生表示,公司将会用好现有加油站资源,聚焦市场变化,优化非油业务经营策略,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一季度公司非油业务效益快速提升,实现营业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26.3%。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石化实现营收7353.56亿元,同比降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2.64亿元,同比降27.6%。(中新经纬APP)16:07
V观财报|爱慕股份:内衣行业内卷加剧,中高端消费需求不振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爱慕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张荣明29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内衣行业内卷加剧,中高端消费需求不振。互联网品牌、以及新消费品牌产品以低价策略冲击市场,内衣行业内卷加剧。中高端品牌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对品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荣明提到,零售渠道分化明显,线上渠道驱动增长。抖音、小红书等社交电商快速崛起,已经成为社交、娱乐、购物的势能渠道,也是品牌拉新客的流量入口。当前线上渠道渗透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品牌业绩增长的引擎。 张荣明表示,零售市场中高端消费低迷,同时消费者对疗愈、松弛感等情绪价值消费,以及服务体验消费在不断升级,健康、舒适、绿色可持续成为了顾客消费决策的新标准。运动、健康等细分赛道发展迅速,内衣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另外,有投资者提问称,“爱慕两年前就和游戏厂商合作,实现了公司设计的产品虚拟和现实联动,这几年虚拟恋爱游戏等也很火,近期和未来还有和游戏厂家、影视娱乐厂家合作的计划?”张荣明对此表示,公司目前暂未开展相关业务。 还有投资者对爱慕股份股份回购价格提出质疑。张荣明回应称,根据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4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未达成,公司按照《激励计划》相关规定办理回购注销,按照剔除分红影响之后的授予价格回购。 业绩表现方面,2024年度,爱慕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1%;公司毛利率65.16%,较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56%。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5.9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26%。(中新经纬APP)10:50
V观财报|迈瑞医疗一季度净利同比降16.81%,“招标到收入确认时间差显著拉长”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迈瑞医疗”)28日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迈瑞医疗实现营收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增长0.74%。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0元(含税)。 来源:迈瑞医疗2024年年报 2025年一季度,迈瑞医疗实现营收82.37亿元,同比下降1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9亿元,同比下降16.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94亿元,同比下降47.83%。 来源:迈瑞医疗一季报 财报显示,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三大业务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 对于一季度业绩,迈瑞医疗提到,国际市场方面,虽然公司一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不到 5%,但考虑到去年同期国际业务基数高,国际业务综合过去两年的复合增速仍然超过了15%,其中发展中国家过去两年的复合增速接近19%。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提升至约47%。 国内市场方面,迈瑞医疗称,去年12月份以来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呈现持续复苏态势,不过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时间差显著拉长,因此国内今年上半年国内收入实际反映的是去年招标的大幅下滑,所以虽然一季度国内业务同比下降超过20%,但环比去年四季度增长了50%以上。迈瑞医疗表示,随着一季度以来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步启动,医疗设备的月度招标数据今年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同时考虑到过去几年上下半年收入分布非常态,公司有信心国内业务将从今年三季度开始迎来重大拐点。 二级市场上,迈瑞医疗29日低开,截至发稿涨0.13%报215.07元/股,总市值2608亿元。(中新经纬APP)08:31
V观财报|*ST合泰被证监会立案,2024年债务重组损益超48亿元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ST合泰29日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ST合泰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各项工作,并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上述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此外,*ST合泰同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下降7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9亿元,2023年经调整后为亏损120.9亿元。 来源:*ST合泰年报 *ST合泰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受行业周期波动、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公司逐步停止运营持续亏损的传统手机业务板块,集中资源支持和保留未来具备发展潜力的通显和电子纸业务板块。由于公司战略性缩减业务板块,叠加因长期经营资金不足引起的债务危机,造成客户和项目流失,导致2024年营业收入锐减。 对于净利润扭亏转盈,*ST合泰称,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上述重整程序进行了债务重组及资产剥离,实现重整收益。 中新经纬注意到,2024年,*ST合泰债务重组损益高达48.03亿元。 来源:*ST合泰年报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ST合泰解释称,经公司自查发现,公司存在部分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金融负债确认等会计处理错误的情形。鉴于上述事实情况,公司采用追溯重述法对2023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及母公司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了更正,调减2023年期初未分配利润5.76亿元,调减2024年期初未分配利润6.75亿元,调减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888.22万元。 此前,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已于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公司2021至2023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已于2024年5月6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ST合泰4月29日公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向深交所提交撤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深交所将在收到公司申请后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公司股票交易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决定,最终申请撤销情况以深交所审核意见为准。 公开信息介绍,*ST合泰(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系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产品包括新型显示、光电传感、FPC柔性线路板、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穿戴、智慧零售、智能汽车、智能工控等诸多领域。 截至4月28日收盘,*ST合泰报2.25元/股,总市值168亿元。(中新经纬APP)08:24
V观财报|汇洲智能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汇洲智能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洲智能”)4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来源:汇洲智能公告 证监会对汇洲智能立案 具体来看,汇洲智能4月29日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120250011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汇洲智能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汇洲智能称,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9.8.1条第(八)项规定,并结合后续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具体内容,公司在收到该事先告知书时,公司股票交易将可能存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风险。 公司及董事长等收警示函 汇洲智能在4月29日的公告中还提到,公司及相关人员于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浙江证监局表示,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汇洲智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虚增收入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二是未披露对齐齐哈尔欣豪润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借款合同重大进展情况。 根据相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汇洲智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武剑飞、董事会秘书武宁和财务总监陈莹莹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公司及相关人员应充分吸取教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规范运作意识,严格执行财务和会计管理制度,切实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并于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报告。相关事项后续浙江证监局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汇洲智能表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高度重视决定书中所涉问题,深刻反思公司在公司治理、财务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总结、整改。 对于问题一,汇洲智能称已对涉及的2019年度及202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受上述事项影响的2021至2023年度及2024年中期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更正,并于2025年4月25日披露了《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及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关于汇洲智能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专项说明的鉴证报告》。 对于问题二,汇洲智能称,公司及相关人员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细节,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汇洲智能成立于2002年11月,于2007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装备制造、创投服务与资产管理和大模型数据服务及传媒业务。 业绩方面,汇洲智能2024年实现营收9.37亿元,同比增长16.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亿元,同比下降363.73%。汇洲智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1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6.2万元,同比增长670.46%。 对于2024年业绩变动原因,汇洲智能此前在业绩预告中提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于2024年末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等进行了初步减值测试,并基于谨慎性原则,拟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预计计提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金额约818万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约32444万元,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约461万元,合计减少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3557万元,系公司报告期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麒麟软件有限公司股权等金融资产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发生估值变动,上述事项导致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合计约12548万元至12978万元。 二级市场上,汇洲智能4月28日收跌2.16%报4.08元/股,总市值82亿元。(中新经纬APP)21:38
V观财报|北汽蓝谷一季度亏损9.53亿元,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0亿元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北汽蓝谷28日盘后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司季内营收37.73亿元,同比增150.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5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1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亿元,去年同期为-9.91亿元。 对营收增长,北汽蓝谷提到,整车销量同比增加。 北汽蓝谷同日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年内营业收入145.12亿元,同比增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9.4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73.2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0.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2亿元,去年同期为-4.65亿元。 北汽蓝谷全年实现销量113860台,同比增长23.53%,其中极狐品牌2024年实现销量81017台,同比增长169.91%,2024年8月至12月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万台。 分产品看,北汽蓝谷整车营收128.49亿元,毛利率较上年减少4.51个百分点至-14.94%;其他产品营收体量相对较小,为2.15亿元,毛利率为36.98%。 2024年末,北汽蓝谷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83.0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36.87亿元。 同日,北汽蓝谷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该公司称,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投资于如下项目:(1)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2)AI智能化平台及智驾电动化系统开发项目。 据公告,北汽蓝谷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北汽集团及其控制的关联方福田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其中,北汽集团拟认购金额不超过5亿元;福田汽车拟认购金额不超过25亿元。其余股份由其他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中新经纬APP)21:32
V观财报|赛力斯拟赴港IPO 募资用于研发、充电网络建设等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赛力斯拟布局“A+H”。 28日,赛力斯公告称,当日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刊登申请材料。 来源:公告 此次赴港IPO,赛力斯主要是为了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 在申请资料中,赛力斯介绍,公司的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最初以零部件起家,并于2003年、2016年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及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品牌问界于2021年推出。 此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赛力斯介绍,公司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46亿元,首次实现了利润转正,是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根据披露,此次IPO赛力斯拟将募资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建设等。 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在申请资料中也提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可能加剧。日益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汽车销量下降及库存增加,这可能会导致价格下行压力,并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如果竞争对手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或产品有效地展开竞争,盈利能力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最近赛力斯发布的3月份产销快报显示,公司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54552辆,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为45135辆,同比减少46.31%。不过,问界M9则在前三个月销量增长117.83%。(中新经纬APP)21:25
V观财报|赛特新材董事长自愿放弃领薪 高管人员自愿降薪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28日,赛特新材公告,公司董事长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提出降低2025年度薪酬。 公告显示,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出具的《关于自愿放弃领薪的函》和高级管理人员出具的《关于自愿降薪的函》。公司董事长及管理层为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优化公司成本结构,实现降本增效,并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董事长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提出降低2025年度薪酬,具体情况如下: 1、董事长汪坤明先生自愿放弃领取2025年度4月至12月的基本薪酬。 2、高级管理人员自愿降薪情况 (1)降薪人员:公司董事、总经理严浪基先生,副总经理邱珏女士,副总经理石芳录先生,财务总监肖远斌先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林宇先生。 (2)降薪幅度:公司董事会核定的各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的20%。 (3)降薪期限:2025年4月至12月。 来源:赛特新材公告 公告显示,除上述措施外,公司还将持续加大开源节流力度,重点做好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自动化提升和生产成本控制等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22日,赛特新材披露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9.34亿元,同比增加1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716.35万元,同比减少2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7088.36万元,同比减少33.86%。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同比减少26.98%。 来源:赛特新材年报 年报指出,净利润减少主要系全资子公司维爱吉和安徽赛特净亏损、可转债计提利息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所致,进而导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等主要财务指标也同比下降。其中,维爱吉和安徽赛特两家子公司处于投资期以及产能爬坡期,计提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以及厂房转固后折旧增加导致亏损。 22日,赛特新材还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2.46亿元,同比增加1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75.84万元,同比减少65.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877.63万元,同比减少68.07%。 来源:赛特新材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一季报显示,净利润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主要系销售单价较上年同期下降、叠加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所致;(2)全资子公司维爱吉处于投资期,较上年同期运营费用增加所致。 官网显示,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特新材”)是真空绝热节能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始于2007年,于2020年2月上交所科创板A股上市(股票简称:赛特新材,股票代码:688398)。公司投资了菲尔姆、维爱吉、赛特冷链、赛特新型建材、安徽赛特等五家子公司。主营涵盖真空绝热板(VIP)、超细玻璃棉芯材、真空绝热玻璃(VIG)、阻隔膜、吸附剂、真空封装产品性能检测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全球冰箱制造行业,并拓展冷链、建筑等多元应用。 二级市场上,截至4月28日收盘,赛特新材跌2.01%,报14.16元/股,总市值23.76亿元。(中新经纬APP)20:49
V观财报|立方数科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立方数科28日盘后公告,公司4月28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232025001号)。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立方数科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上述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4月11日晚间,立方数科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该公司此前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亏损:7600万元–9600万元;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6800万元–8800万元。 修正后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0万元–12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10500万元。 立方数科表示,公司2025年1月17日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时,公司年度审计工作尚未全面开展。随着年报审计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相关资料的进一步搜集整理,经与年审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充分沟通后,基于谨慎性原则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根据专业评估机构的最新减值测算结果,需要对无形资产、商誉等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补提,补提金额导致公司净利润减少约3000万元,现对2024年业绩进行修正。 公开资料显示,立方数科主要业务包括智能软硬件业务板块、数字化智能服务板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古钰瑭。 二级市场上,截至4月28日收盘,立方数科报7.76元/股,公司总市值50亿元。(中新经纬APP)20:06
V观财报|杭州银行一季度净利增17.3% 拨贷比较上年末小幅下降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杭州银行一季度营收净利双增。 28日,杭州银行披露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约99.78亿元,同比增长2.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21亿元,同比增长17.3%。 来源:公告,下同 杭州银行介绍,公司资产负债平稳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22222.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0%,其中贷款总额9951.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5%,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比例44.78%,较上年末提升0.40个百分点;负债总额2076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6%;存款总额13487.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9%。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集团存续的各类理财产品余额超4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2%。 不良贷款率方面,截至2025年3月末,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杭州银行后三类不良贷款总额为75.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530.07%、拨贷比4.04%均较上年末小幅下降。 此前杭州银行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 2024年,杭州银行生息资产平均利率3.64%,较上年下降23个基点;计息负债平均利率2.13%,较上年下降15个基点;净利差1.51%,较上年下降8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1.41%,较上年下降9个基点。 在业绩说明会上,杭州银行副行长章建夫曾提到,现阶段对息差的判断认为总体上仍面临下行压力,但是鉴于行业变化及自身的调整,净息差下行的边际将明显好转。在净息差管理的过程中,仍需聚焦主责主业,在做好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加大资产负债定价的精细化管理。(中新经纬APP)19:50
V观财报|闰土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3542.85%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闰土股份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79.31万元,同比增354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13.88万元,同比增48.39%。 对利润变化,闰土股份提到,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及取得的其他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披露信息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闰土股份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543.75万元;去年同期亏损3681.02万元。 同日,闰土股份披露2024年业绩,公司年内营收56.95亿元,同比增1.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366.42%。 来源:公司公告 分产品看,闰土股份的染料营收35.59亿元,同比降2.51%,毛利率为15.23%,同比上升1.85个百分点;助剂营收2.27亿元,同比增27.63%,毛利率同比下滑7.70个百分点降至4.48%;其他化工原料营收14.77亿元,同比增7.45%,毛利率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至18.74%。 公开资料显示,闰土股份处于染料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染料、保险粉、烧碱、双氧水、氯化苯类、硝基氯苯类、还原物。公司染料年总产能近23.8万吨,其中分散染料产能11.8万吨,活性染料产能10万吨,其他染料产能近2万吨。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爱娟、阮静波、阮靖淅、阮加春和阮吉祥。 二级市场上,截至4月28日收盘,闰土股份报6.69元/股,公司总市值75亿元。(中新经纬APP)17:32
V观财报|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36.72亿元 同比增近九成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药明康德净利增近九成。 28日,药明康德披露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约96.55亿元,同比增长8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72亿元,同比大涨89.06%。 来源:公告 药明康德是一家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公司通过“CR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究等领域。 对于业绩增长,药明康德解释,主要是因为公司在保持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出售持有的药明合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及处置交割部分业务带来的投资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净利润。 从地区来看,药明康德介绍,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报告期内来自美国客户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28.4%;来自欧洲客户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6.2%;来自中国客户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1.3%;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0%。上述各地区收入基于客户母公司所在地的国家或地区统计。(中新经纬APP)16:47
V观财报|慕思股份年报、季报净利双下滑 拟不超2亿元投资证券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慕思股份净利下滑。 28日,慕思股份披露业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56.03亿元,同比增长0.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67亿元,同比下滑4.36%。 来源:公告,下同 年度利润分配方面,慕思股份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3.94亿元。公司于2024年9月完成半年度利润分派,合并计算后,2024年累计现金红利总额合计约6.89亿元。 慕思股份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健康睡眠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中高端床垫、床架、沙发、床品和其他产品,其中床垫为公司核心产品。 对于2025年的经营计划,公司拟聚焦于套系化开发、爆款开发、SPU精减、智能科技发展,以实现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套系化产品形成情景化卖点,提升连带率、提高客单值;专注爆款产品开发,赋能终端,提升盈利能力;持续精减SPU,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同时,推进新一代高精度、低功耗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研发工作,积极探索远红外、毫米波雷达、光纤传感、织物传感等多元传感器在智能寝具上的创新应用;优化动态支撑系统,持续升级AI算法并探索强化学习技术在算法中的应用。 2025年一季度,慕思股份营收、净利双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11.21亿元,同比减少6.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8亿元,同比降低16.43%。 同日,慕思股份披露,公司董事会同意在充分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用额度不超过50亿元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及额度不超过人2亿元的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增加资金收益。上述委托理财及证券投资额度由公司及子公司共享。 二级市场,慕思股份股价震荡下跌,截至4月28日收盘,年内跌超20%。(中新经纬APP)07:54
V观财报|云创数据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 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创数据”)4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来源:云创数据公告 云创数据称,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官方信息披露平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开信息显示,云创数据成立于2011年3月,聚焦于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业务。 业绩方面,云创数据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下降1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80.99%。 云创数据在上述业绩快报中提到,2024年国内信息化建设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及客户预算影响,项目落地速度及进度较缓,公司政府业务受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较为直接,导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对于净利润下降原因,云创数据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约1600万元;出于谨慎性原则,2024年由于公司长账龄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欠佳,对预计回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进行了单项计提,同时按照迁徙率模型计算了2024年度的信用减值损失,二者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8000万。 二级市场上,云创数据最近一个交易日(4月25日)股价平收报27.25元/股,总市值36亿元。(中新经纬APP)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迈瑞医疗”)28日披露2024年年报和...
海洋王一季度净利同比增3163.94% 海洋王28日晚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据长城汽车4月1日晚披露的2025年3月产销快报,公司1-3月累计产量为25.74万台...
SHEIN全球可持续发展主管Mustan Lalani表示:“增加行业库存面料的使用是我...
海尔智家营收、净利均暂列第二位: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155.83点,跌幅0.38%,报40368.96点;纳斯达克指数收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