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3日,日本总务省公布数据显示,4月日本除生鲜食品以外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10.9,同比上升3.5%。其中,大米类较去年同期上涨98.4%。这是自197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同时也是连续7个月刷新历史最大涨幅。
日本农林水产省本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为止的一周,日本超市大米均价重新恢复上涨势头,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5公斤装大米均价为4268日元(约合212.93元),环比上涨1.3%,再次创下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分析称,日本的大米价格上涨是因为供求矛盾。近些年,日本大米一直供求相对平衡,自给率也接近100%。但是去年出现严重灾荒之后,日本大米减产导致价格上涨。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限制大米进口,在1995年加入WTO前,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高达778%的关税,此后逐渐降至目前的227%。郑风田还指出,日本有强大的农协,把所有的农民绑在“战车”上,统一投票。日本执政党也跟农协捆绑,如果日本政府从国外进口便宜的农产品,1000多万农协成员不会投票支持,所以任何政党不敢轻易变动政策。
郑风田认为,日本米价上涨让农协受益,让少数目前手中有大米零售商、批发商、囤积者受益,但大量的稻农并不受益,因为他们去年已经卖掉大米。而对一亿多消费者来说,大米是他们的口粮,又是基础性的农产品,真正利益受损是他们。
如何缓解米价危机?郑风田表示,日本还有一部分储备。但是日本储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即使目前抛了一些储备大米,对市场价格没有什么影响,甚至米价还在继续上涨。“下一步还要看日本敢不敢放开市场,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米来缓解国内需求。”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