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保时捷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至4000万欧元(约3.31亿元),去年同期为40.35亿欧元。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销量整体下滑6%至21.25万辆。其中,德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6%至2.25万辆,整个欧洲市场(除德国外)同比下跌4%至5万辆。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保时捷利润大跌是多重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最直接的原因是,保时捷进行大规模战略转型所导致的一次性成本大规模支出,包括推迟电动车型、终止电池资产计划以及组织架构调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情况下的战略滞后,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之中,保时捷虽然有新能源产品,但整体转型步伐是慢于预期的。
美国关税政策让保时捷的业绩承压,据报道,保时捷方面表示,今年全年美国关税政策将给保时捷带来约7亿欧元的损失,未来几个月公司将针对美国市场上调售价。
为何保时捷在利润下降的同时选择在美国提价?江瀚表示,这一看似矛盾的策略,实则是成本转嫁的逻辑。在美国市场面临高额关税成本,作为刚性支出,提价是维持利润的必要手段。同时,保时捷作为高端品牌,其定价权部分源于稀缺性和品牌溢价,在销量承压的背景之下,通过提价而非降价促销,可以避免品牌价值的稀释,维护自己的高端定位,吸引对价格不敏感的忠诚用户群体,从而确保资金流的稳定,为长期转型提供一定的财务缓冲。
面对利润下滑困境,保时捷该如何转型?在江瀚看来,必须进行系统性的转型,核心在于本土化创新与战略聚焦。当前,虽然保时捷已经启动了裁员和缩减经销商网络等一系列手段,但是这是一种成本端的必要收缩,未来应该加大比如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不断研发,加速开发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智能化、电动化的产品。此外,应该重新校准电动化策略,利用大众集团协同效应调整,而非孤军奋战。“保时捷需要坚守品牌基因,拥抱电动化、智能化的市场变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重新回到属于自身的增长轨道。”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