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股市>>正文

奥联电子股价暴涨暴跌 分析师“蹭热点”危害不小

2023-03-01 07:36:5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奥联电子股价暴涨暴跌 分析师“蹭热点”危害不小

  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

  最近几个交易日,奥联电子(SZ300585,股价21.05元,市值36.02亿元)因深陷“履历造假门”漩涡而股价大跌。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受此影响,中信建投相关行业首席分析师也被牵连。客观上讲,分析师此次“出圈”,既与其研报推荐奥联电子有关,也与券商分析师普遍热衷于“蹭热点”不无关系。

  奥联电子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产品涉及动力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及新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从近几年来的业绩看,整体表现平平,2022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甚至出现亏损。从股价走势上看,此前也未掀起太大波澜。但去年12月9日宣布跨界进入钙钛矿电池领域后,一切都变了样。

  因涉及钙钛矿电池概念,从2022年12月12日开始,市场资金大肆追捧该股,该股股价也从去年12月9日的13.94元(收盘价)上涨至今年2月9日的45.24元(盘中最高价)。38个交易日内,涨幅接近2倍,成为不折不扣的大牛股。

  因业绩平平,加上缺乏概念与题材,长期以来,券商等机构对奥联电子关注较少。在奥联电子宣布跨界当月20日,中航证券发布《制造底蕴助力钙钛矿产业化,产线进展值得持续关注》之前,距离该研报发布时间最近的是2018年4月25日太平洋证券发布的题为《奥联电子:17年业绩稳健增长,未来潜力无限》的研报。从时间轴上看,也堪称“久远”。

  而在中航证券率先发布研报之后,今年1月31日中信建投相关首席团队也发布了研报。不仅如此,当天深夜,该团队还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在这场会议中,该团队还将奥联电子作为“黑马”进行推荐。

  从此前的无人问津,到跨界钙钛矿电池领域,奥联电子不仅受到投资者青睐,也受到券商分析师的关注。由于钙钛矿电池是市场炒作的热点,因此,相关券商分析师发布研报与推荐,实际上也有“蹭热点”的嫌疑。

  对于“蹭热点”,投资者其实并不陌生,沪深股市某些上市公司就精于此道。出于刺激股价上涨、市值管理、为大股东质押股份解危,或掩护实控人股份套现等目的,蹭市场热点的上市公司不时出现。而在公告发布后,往往就没有了下文。

  与上市公司“蹭热点”一样,券商分析师“蹭热点”的危害性同样不容低估。比如会对投资者形成误导,会助涨股价波动,并将投资者置于风险之中,而最终留给市场往往是“一地鸡毛”。

  出于研究或追逐市场热点的需要,券商分析师“蹭热点”已不是什么新闻。如果某概念或题材股受到市场追捧,那么相关上市公司的研报就会明显多起来。问题在于,某些券商分析师在“蹭热点”的同时,纯粹是出于博眼球或博出位的目的,而没有保持审慎客观的态度。

  像奥联电子案例中的相关分析师就存在类似问题。比如,相关研报中,对于“履历造假门”相关人员的履历,与奥联电子披露的内容高度一致,甚至有可能是复制粘贴而来,这也表明相关券商分析师没有对履历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辨别与核实。

  无论是《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还是《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都提出应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的原则。显然,券商及研究人员,都不应将其当成“耳旁风”。研究报告或券商分析师如果丧失了审慎客观的原则,研报的质量无形中也要大打折扣。不仅不能为市场投资提供参考,甚至有可能产生反作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