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财眼观两会】金李委员:建议补充设立更符合灵活就业模式的养老基金制度

2023-03-02 15:55:1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2日电 (张芷菡)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对发展养老产业、完善养老金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新经纬就养老产业发展话题对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进行了专访。

  金李表示,当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存在供给与需求双方的不足,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事关重要。他建议,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养老产业,同时,可以补充建立更符合灵活就业新形态的养老基金制度。

  中新经纬:中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金李:当前养老事业的发展建立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在这个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换中,很多在过去没有被太多关注到的民生方面的短板暴露出来。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老年人寿命普遍提高,在终老阶段可能出现的失能、失智现象增多。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很多老百姓未雨绸缪,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老年生活的质量问题,这都对养老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许多西方国家较早地经历了老龄化的问题,比如法国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面临老龄化,因此对老龄化问题能够有条不紊地布局与规划,再比如许多西方国家养老第三支柱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中国老龄化问题出现较晚,在应对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如养老第三支柱也是刚刚起步发展。从中国内部看,人口结构、社会治理结构逐渐改变,也使得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养儿防老”的模式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中新经纬:据测算,“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应对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金李: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存在供给与需求双方的不足。供给方面,目前中国养老金占GDP比重仅在7%左右;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0%,这一比重在十余年后可能达到30%,老龄化人口增长明显。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服务,主要是由国家兜底的、为条件最差的孤寡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及由富人自行购买的市场化服务组成。相比之下,中低收入群体和中产阶层较难在市场上获得性价比较高的市场化养老服务。

  需求方面,我们常听到“9073养老格局”,这指的是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机构养老比率较高,即使是社区和居家养老,老年人也能得到大量的商业化服务。中国目前的商业化养老需求不足,不是因为老年人没有实际需求,而是由于许多老年人退休后收入有较大幅的下降,储备也不足,购买相关养老服务的能力不足。

  中新经纬: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在哪?

  金李: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事关重要。首先,养老需求巨大,层次丰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大大延长,对长期护理、医疗等需求迅速增长。

  其次,养老需求有巨大支付能力。居民部门数百万亿量级的房地产储存主要是为了应对人生后30年,但是社会30年以后需要的是大量养老商品和服务而不是房地产,这造成巨大的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可以提升未来社会提供的养老商品和服务总量,从而更好匹配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发展社会经济。

  第三,养老产业链超长,也提供了无数科技应用场景。养老产业可以拉动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医疗、保健、健康食品、养老文化产业、养老机构投资、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等等。因为人工成本提升,养老产业发展必定通过数智化手段,从而为前沿科技提供广泛应用场景,比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区块链、大数据。

  中新经纬:如何激活市场力量,发力发展养老产业?

  金李:总的来说,发展养老产业需要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养老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要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兼顾公平和效率。要从供给端、需求端和融资端进行梳理,制定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把养老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尽可能预见将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使得行业能长期健康规范发展。

  要让市场充分发展起来,培育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最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系统配套整合全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不同市场进行分级管理,要有底线思维,也要有天花板思维。低收入群体由政府进行托底保障,多数老百姓的需求则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满足。

  在鼓励国企进入的同时,要保护民营养老机构。另外要提前设置合理机制,提供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保证投资安全,尤其是对于百姓个人参股的养老产业投资进行安全保障。可以利用养老信托等机制加以规范。

  中新经纬: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您对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有何建议?

  金李:我们建议补充完善现有的养老基金制度。比如,要求所有的雇主(包括民营企业、国营企业、个体户等)都为被雇佣者提供一个选项:比如被雇佣者可以取出自己8%的收入,然后雇主配比4%,进行统一管理。

  具体操作上,首先,可以设置若干适当的选项:提供若干种比较标准化的场景,做成若干个固定搭配的定投模式;同时也提供大约几十种基本的底层产品,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偏好灵活选择,在这些底层资产之间进行自由配比。未来各种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只由财政出资)等都可以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择优进入到该养老基金的白名单中。其提供的产品既可以作为基金的底层产品,也可以成为基金层面提供的若干定投模式中的组成部分。

  其次,更多调动央行、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而非传统社会保障性基金监管部门如财政部、税务总局的积极性,财政税收体系给出税收等国家的优惠支持政策,金融监管部门则确保金融投资的执行效率和公开透明问题,便于发挥各监管部门之长处。

  再次,国家对基金的运行管理进行一定的指导,但主要采用市场化原则,包括提供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遴选最优的管理人。资金的具体管理主要交给市场化的机构,建立一套市场化机构的优先评级推荐体系,而不是由基金自己建立内部管理团队,以避免在基金层面上存在太多权力寻租导致的腐败问题,提升整个资金的运营效率和公开透明性。利用市场竞争招募优秀的基金管理人以充分地发挥出投资效率,实现专家管理。

  我们提议可以选择局部地区进行试点,比如广东省或者深圳市。

  中新经纬:目前,在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之外,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也已启动实施。您建议补充完善的养老基金制度有何特殊性?能够解决当前养老金体系的哪些不足?

  金李:社保、农村的基本保险体系都是即收即支模式,年轻人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存进来,老年人直接把它拿走,实际上并不是个人账户管理。这种模式不能充分地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储备。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已经向建立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制度走了重要的一步。

  我们建议设立的养老基金制度,可以与个人养老金账户配合,形成现有养老金制度上的补充与完善。它是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一种制度,人们凭身份证开设的属于个人的账户,雇主需要依照法律将养老专项基金存在劳动者的个人账户中。无论劳动者兼职多份工作、频繁更换工作,或在灵活就业和全职工作之间进行选择,他的养老收入都将汇集到同一个账户内进行管理。这种方式更关注当前就业新业态,能适应劳动者在就业中更换工作频繁、灵活就业、多项兼职的情况。(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