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期货CTA策略持续回撤 私募投资策略尚待丰富

2023-03-14 07:28:46 证券时报

  期货CTA策略持续回撤 私募投资策略尚待丰富

  证券时报记者 许孝如

  去年下半年以来,商品期货市场开启持续震荡行情,波动率不断创出新低。不少参与其中的机构赚钱难度加大,一些CTA(商品交易顾问)策略甚至出现大幅回撤。

  值得注意的是,CTA策略已经回撤长达8个月,不少产品甚至超过之前最大回撤的两倍,这也引起市场的关注。未来,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期市波动率持续走低

  由于CTA与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相关性较低,不少投资者将其纳入必配的一类资产。过去几年里,由于市场大幅波动,国内不少CTA产品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净值曲线,给投资者赚取丰厚收益,一批专注于CTA的私募更是成长为百亿私募。

  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来,不少CTA策略产品遭遇回撤,相当一部分百亿私募未能幸免。今年以来,CTA策略产品的回撤幅度有所加大,尤其是量化类CTA产品今年表现惨淡。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月有业绩记录的2696只期货及衍生品基金整体收益为-1.94%,期货及衍生品是今年以来唯一整体收益为负的策略。

  对于CTA策略收益大幅度回撤,千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吕成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2022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商品期货市场一直处于震荡状态,各大板块的趋势性不明显、持续性差,商品的强弱关系混乱,市场盘整了8个月之久。总体来看,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成交持仓比例下降,对量化类CTA策略运作带来较大挑战。

  吕成涛认为,期货市场波动率的持续走低是CTA策略普遍回撤的主要原因。以南华商品指数20天波动率为例,截至3月6日,南华商品指数20天波动率为9.89%,创出近两年以来的新低,即使自2014年国内首批CTA管理人成立以来开始计算,9.89%的波动率也已处在非常低的水平。

  “本质上,趋势类CTA赚得是波动率从低走高的钱,而在波动率由高走低的时候就会出现阶段性回撤。本轮量化CTA的回撤,其实对应的就是自2022年7月商品指数波动率阶段性新高后逐步走低的过程。”吕成涛说。

  黑翼资产也表示,当前CTA整体市场表现不理想,商品市场各品种间反转频次较高,品种间强弱互换且不持续,基本面因子、动量因子和时序动量类均亏损明显,整体波动率持续走低。主要原因在于,CTA策略主要以趋势跟踪为主,但近一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缺乏很好的趋势性行情,易产生摩擦成本。

  应不断丰富策略类型

  二季度CTA策略该如何破局,备受市场关注。

  吕成涛表示,“对于当前情况,我们的应对方式是在保持当前策略框架的基础上,不断研发迭代,补齐短板。今年以来,我们逐步增加了新研发的配对套利策略占比,适度降低了截面对冲策略占比。调整完成后,千象CTA策略依然是以趋势跟踪策略为主,且总体持仓周期基本不变。未来计划研发上线更多低相关性策略,从而提升策略的性价比。”

  黑翼资产则表示,从投资角度来说,不管是量化股票还是量化CTA,多元化的策略将能适应更为复杂的市场行情。对于CTA产品,目前大部分管理人用的还是趋势跟踪策略。这类策略有一个特点,当市场出现特别明显的趋势性行情时,盈利会非常丰厚。但是如果趋势没有或者处于震荡行情阶段,收益往往会受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做到不断丰富策略来源,从而弥补长期震荡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对投资者而言,CTA策略有三大配置价值:一是有危机Alpha属性;二是拉长周期看属于绝对收益的产品;三是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投资者可以将其作为与股、债等其他资产低相关性的资产进行长期配置。

  “从海外CTA来看,历史上也存在长期震荡阶段。对于国内近期的市场回撤,我们也需理性看待,这是一个市场阶段性现象,CTA策略的长期适应性特点仍未改变。”黑翼资产表示。

  吕成涛也认为,对投资者来说,任何策略都有周期性,CTA策略也不例外。趋势跟踪类的CTA策略,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经历了足够长的时间考验,印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是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以资产配置的眼光来看待CTA策略,遴选经过较长时间检验的管理人,适当拉长持有周期,才能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二季度渐近,市场的供需特征会相对比较清晰,定价权重新向商品的基本面转移后,整体CTA策略的平均收益率有望迎来上行。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