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视界>>正文

“砍头息”再现!专家:建议人工智能预警,发挥外部监督举报机制|宅男财经

2025-03-16 00:03:02 中新经纬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砍头息”再现,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电子签高利贷,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上电子借条几乎不受监管,最高年化利率近6000%。洪先生在借贷宝平台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收到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借贷宝平台签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交易的时候,真正的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称,即便遭遇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表示,“砍头息”顾名思义就是提前预收利息,而年化利率竟高达6000%,令人咋舌。更令人震惊的是,“砍头息”还伴随着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提前预收利息的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苏培科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和法制环境、金融监管日益完善的今天,“砍头息”确实是应该值得反思的问题,监管部门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的监管措施。

  苏培科建议,一方面,可以采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对涉暴力催收的语言体系和违规借贷行为采取人工智能预警措施。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还应发挥外部监督举报机制。

  苏培科认为,从供需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民间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应加强对投资者的普遍教育。二是消费者应选择合规的金融机构借贷,规避高利率借贷行为。

  15日晚,借贷宝相关负责人称,对3·15晚会报道提及的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彻底解决业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继续主动与警方配合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公司向所有受影响的用户及公众致歉,并将以最大决心落实整改。

  (责任编辑 张义华 制作 张嘉怡 董湘依 宅男财经出品)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湘依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