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瑞银四折收购瑞信,在中国内地投资版图会有何变化?

2023-03-20 21:53:1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20日电 (马静 魏薇)当地时间19日,瑞士银行(下简称瑞银)宣布收购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信贷(下简称瑞信),作价30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222亿元)。20日美股开盘后,截至发稿,瑞信暴跌54.73%;瑞银涨4.7%。

  昔日银行业巨头瑞信一夕“落幕”,瑞银的援手是否能解除其风险?瑞信在中国内地的投资版图又将面临哪些变化?

  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危机解除了吗?

  据新华社报道,在瑞士政府的斡旋和推动下,瑞银集团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等于7.4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瑞士信贷银行,交易预计将在2023年底完成。30亿瑞士法郎的收购价约是瑞信最近一个交易日(3月18日)市值的四折。

  同时,瑞士政府还承诺提供高达90亿瑞士法郎的损失担保,但前提是瑞银需自行承担前50亿瑞士法郎的损失。瑞士央行亦将提供大量流动性援助,支持瑞银收购瑞信。

  瑞银表示,该合并预期将创造一项总投资资产超过5万亿美元的业务,并且拥有巨大且可持续的价值机会。同时,这将进一步加强瑞银作为瑞士领先的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的地位,在最具吸引力的增长市场中运营,管理超过3.4万亿美元的投资资产。

  不过,据媒体报道,针对这笔交易,瑞士信贷董事长表示,“对于瑞士信贷、瑞士和全球金融市场而言,这是历史性、悲痛且充满挑战的一天。”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瑞信面临的危机可能就因此解决了,但欧美银行业的危机还没有。当前欧美国家高利率高通胀下,经济脆弱性已经显现,银行期限错配只是一个幌子,实际因素是银行在高利率下,存款获取成本增加,而贷款需求不振。跟硅谷银行风险类似的银行不少,金融风险已经初露端倪。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监管机构发布声明称,非常规的政府支持措施将触发瑞士信贷名义价值约为160亿瑞士法郎的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被完全减记。

  AT1债券在金融危机后被引入欧洲,用于在银行倒闭时承担损失。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某个水平,这类债券的持有人将面临永久性损失,或者债券被转换为股权。根据瑞士监管机构的声明,瑞信这160亿瑞士法郎的AT1债券将变得一文不值。

  对此,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分析指出,这“令人费解”,瑞银的32亿美元收购款项应该要先兑付给AT1债券持有人,而非瑞信股东。洪灏认为,市场现在暂时认为瑞信的AT1债券减记是单一事件,不会蔓延到其它银行。但是可以想象,其它银行的AT1债券价格将很可能下跌,并有可能危及到其它银行的资本充足条件。交易数据显示,美国市场的金融条件并未收紧,而美国债券市场的隐含波动率与美股隐含波动率分道扬镳,债券居然比股票还危险。

  “闪婚”会否影响中国内地业务?

  当瑞士金融业两大支柱性银行,尤其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跨国银行合并,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瑞银在新闻稿中提到,瑞银战略不变,包括专注于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增长。两家公司的合并预计到2027年,每年将节省超过80亿美元的年度运营成本。瑞银投资银行将通过机构、企业和财富管理客户巩固其全球竞争地位,加速全球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同时降低瑞士信贷投资银行的业务规模。合并后的投资银行业务占集团风险加权资产约25%。

  瑞银预计该交易将使每股收益增加,并保持资本充足率远高于13%的目标。

  就在中国内地的已有布局来看,两大银行巨头的投资均主要围绕证券和银行业务展开。

  1985年,瑞信成为首家在北京开设代表处的瑞士银行,随后又开设了上海分行。发展至今,瑞信还在中国设有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瑞信证券)及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工银瑞信),前者持股已逐步增至100%,后者为合资公司,瑞信持有45%股权。2021年,瑞银证券营收和净利润为4.97亿元人民币和0.45亿元人民币,在106家券商中分别位居第90位和88位。截至2021年12月底,工银瑞信管理资产总规模接近人民币1.8万亿元人民币。

  瑞银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布局则主要依靠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瑞银证券展开。其中,银行业务主要以财富管理业务为核心,辅之以为客户提供便利的外汇、利率和授信业务。瑞银证券为合资公司,瑞银持股比例为67%。2021年,瑞银证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0.03亿元人民币和1.47亿元人民币,行业排名为72位和79位。

  需要指出的是,从牌照来看,瑞银证券的经营范围广于瑞信证券。官网显示,瑞银证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代销金融产品;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与之相比,2023年3月,在原有投资银行业务和区域性经纪业务的基础上,瑞信证券才获准变更业务范围,增加证券经纪(由此前的前海地区扩展至全国),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业务。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中新经纬分析称,外资券商主要优势体现在境外上市跨境交易及境外金融产品方面,但境内市场并无优势。预期瑞银收购瑞信后,瑞银证券也将和瑞信证券合并。

  盘和林认为,瑞银收购后会收缩瑞信的投行业务,对瑞信证券来说,未来在中国的业务还有待观察,但当前中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下,投行业务还是有机遇的,不过最终是扩张还是收缩,决定权在瑞银。

  Wind显示,截至3月20日,A股尚在排队的融资项目按申报数量统计,由瑞信证券保荐的项目共有11个,其中有6个为IPO项目;由瑞银保荐的项目共有4个,其中3个为IPO保荐项目。

  中新经纬就瑞银收购瑞信后,其在中国的业务将面临哪些调整和变化等问题向瑞信证券内地公司及瑞信亚太地区新闻办公室致电并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马静,邮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