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杨德龙:瑞银收购瑞信,谁来承担损失?

2023-03-22 16:53:55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22日电 题:瑞银收购瑞信,谁来承担损失?

  作者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受到美国银行业风波影响的瑞士信贷银行(下称瑞信)也面临流动性危机,被瑞银集团(下称瑞银)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不同,瑞信一度是世界前五大投行,其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1万亿美元,而现在却只以30亿瑞士法郎卖给瑞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在瑞银同意收购陷入危机的瑞信后,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标普全球公司对瑞银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瑞银收购瑞信这一行为存在重大执行风险。标普公司表示,两家公司在财富管理业务和瑞士银行业都有大量的客户重叠,预计收购完成后将造成大量的客户流失。甚至有人担心,瑞银收购瑞信之后有可能会使投资者的信任危机烧到瑞银,对瑞银造成直接影响。

  这两家同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投行宣布合并,对于全球的投行业也有很大的启示。这次合并或造成参与多方的损失:一是瑞信的原有股东。根据方案,瑞银以30亿瑞士法郎的对价收购瑞信,这一对价相当于按照瑞信每股0.76元瑞士法郎的价格进行收购,折价非常明显。这一折价部分将由瑞信的原有股东承担,特别是瑞信的前两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和卡塔尔投资局。第二大损失人是瑞信的AT1持有人。根据公开披露的合并方案,瑞信AT1——简单理解为可转债,将被减记为零,如果按此减记算,将意味着瑞信AT1的持有人将承担减记带来的全部损失。这部分减记体量为160亿瑞士法郎,持有人主要是各国的养老金和保险公司,其中一部分来自美国。不过,由于欧洲央行银行监管局公告称,普通股权一级资本(CET1)仍然先于AT1债券承担损失,这部分损失到底多大还存在不确定性。第三损失人是瑞信自身。在合并过程中,瑞信本身将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瑞士央行提供1000亿瑞士法郎流动性援助贷款以及瑞士政府提供90亿瑞士法郎损失担保,最终的买单者表面上看是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实际上仍是瑞信。

  相对而言,瑞银收购瑞信的价格比较低,对瑞银的损失或较小,加上瑞银在各项指标控制上较为稳健,不太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而二者合并将进一步提升瑞银在全球财富管理与投行业务的份额以及全球的地位,特别是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截至2022年底,瑞银管理的可投资资产体量达到3.957万亿美元,合并瑞信后预计将达到5万亿美元,所以这次合并将产生5万亿美元体量的财富管理机构。

  无论如何,瑞银收购瑞信对于缓解投资者的担忧,稳定全球资本市场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减少恐慌进一步扩散。欧美经济增速放缓也会反过来推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放缓加息的步伐。瑞银收购瑞信能否缓解这次欧洲银行危机,也将是近期美联储作出加息决策的重要参考。此前,为了避免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和纽约签名银行存款提供担保,防止其他中小银行也被挤兑,这暂时预防了银行业危机的进一步扩大,但是并不能确定后续会不会出现更多的中小银行破产。3月之后,美联储可能会暂停加息以观察未来通胀以及银行业危机的变化。美联储一旦停止加息,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无疑是一件好事,对于中国采取更加有力的稳健货币政策也会形成较好的国际环境。(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