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原创>>正文

专家热议观众“云上”打赏付费 传统戏曲在直播间迎来新发展

2023-03-23 18:11:2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23日电 (薛宇飞)近年来,众多戏曲演员通过直播间找到演出“新舞台”。观众对演员的精彩演绎以打赏形式表示认同、赞赏,萌生出互联网时代的“新戏票”。

  近日,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直播新票房助力戏曲传播与传承专题研讨会,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及其下属单位、院团及高校学者、艺术家代表、行业代表、戏曲主播代表等共聚一堂,围绕网络直播助力戏曲从业者求新求变、直播打赏服务戏曲行业拓展多元票房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与会嘉宾认为,戏曲直播极大地利于传统戏曲的传播与传承,应鼓励小众戏种演员入驻直播间,为濒危艺术打开观众群之余,也让从业者拥有获得感和职业自信。

  直播助力戏曲传播 为线下剧场提供“导赏”

  在与会嘉宾看来,线上直播不再是线下演出的补充,它的作用正在被逐渐放大,为戏曲开辟“第二舞台”。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表示,在戏曲的传播与传承上,互联网媒介已不再是辅助渠道,而是新的主渠道之一,在未来,戏曲想更好地传播与传承,就必须与现代传播方式融合发展。可喜的是,两者已从互不搭界走到了建立融合、共生的状态,且规模日益壮大、生态不断健全。

  林蜜蜜是一家民营剧团——长乐黄梅戏剧团的团长。疫情前该剧团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疫情暴发后,很多演出被迫停掉。抱着试试的心态,林蜜蜜在2020年2月22日尝试了第一场抖音直播,没想到直播间有不少对戏曲感兴趣的观众。第一个月,她的直播打赏收入有2、3万元,这对于一个停演的剧团来说,可谓看到了曙光。经过3年的不间断直播,该剧团不仅收获更多关注,也获得了稳定收入,还不乏走入线下演出的年轻粉丝。

  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朱敏称,疫情的出现,客观上见证了网络直播对戏曲传播的极大助力。网络直播除了播放名家、名剧和名段之外,还有小剧种、地方传统剧目的直播,跨越地域充分展现小众剧种的魅力。他指出,网络直播不是将线下演出照搬到线上,而是一种符合现代观演习惯的全新表演形式,值得正视,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到戏曲魅力后自发走入线下剧场。

  在抖音等平台,传统戏曲通过林蜜蜜等专业戏曲主播的演绎,正在让更多年轻人熟悉并热爱。《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抖音平台生态覆盖戏曲种类超过300种,231种已开通直播。过去一年,抖音戏曲直播超过80万场,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场均观众3200人次,相当于每次戏曲直播都是一场中型演出。过去一年,抖音戏曲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232%,已经开通直播的戏曲中,73.6%获得过打赏。

  中国戏曲学院交流合作部兼继续教育部主任姚志强指出,网络直播在催生戏曲作品新的品种、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例如,当下涌现出一批大戏直播,其中不少都设计了导赏环节,体现出普及戏曲文化与知识的高层次价值。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广旭认为,乘上直播“东风”,戏曲艺术乃至于传统文化、知识与新媒介开始形成深度融合,希望未来业内专家继续对直播及打赏助力戏曲等非遗开辟“新舞台”、获得“新票房”建言献策,让古老艺术在现代的传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打赏助力开拓戏曲新票房 行业更具“钱途”

  近些年,因戏曲行业发展式微,许多演员收入减少,不少剧团需要财政扶持才能维持运营,如何让广大群众喜欢戏曲、打开戏曲市场成为难题。而随着网络直播、短视频逐渐兴起,各大戏种开始通过主播的个性化演绎“出圈”,对于戏曲演员、剧团来说,网络直播、短视频让他们在被更多网友认识、收获大量粉丝的同时,开始收获付费直播、直播打赏等线上“新票房”。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称,直播打赏模式,正是借鉴历史上戏曲艺人表演时观众以鲜花、首饰等现场鼓励的方式,这种商业模式已基本成熟,目前还延伸出付费直播,值得肯定。在管理上,随着相关部门《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网络直播的管理也日益规范。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叶飞则从传播角度阐释直播新票房与戏曲的关系。他认为,一旦直播和实际交易挂钩,就产生出经济效益,是从内容生产到传播形态再到转化收益的实现。“这是十分有益的探索,能反映出演艺数字化产品如何以商品化形态和市场化规则释放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网红办公室副主任张雪分析,戏曲行业出现萎缩不是因为没有市场,而是缺乏创新,这种创新包括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张雪说:“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有‘钱途’,才有前途。抖音推动的戏曲直播,就是给从业者以‘钱途’。任何艺术传承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直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戏曲从业者的资金来源,还能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喜欢戏曲,进而从兴趣进入职业,成为戏曲传承人。”

  朱敏也表示,通过戏曲直播,很多艺术家找到自我价值,拥有了从业者的获得感和职业自信,也使得戏曲行业的生存状态变得更好。同时,它让更多小朋友、年轻人愿意学戏,这是戏曲未来发展的关键。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甘久航表示,除戏曲之外,还有许多传统文化项目获得观众打赏支持,不仅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资金支持,更传递了观众对从业者的赞赏与敬意。“不管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美好生活的角度来说,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如何‘以守促创’和‘以创立守’上,我们不应该自我肤浅化地低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领悟力和鉴赏力。”

  除了直播打赏,付费收看直播正在成为新的创收模式,只是,线上戏曲演出该如何定价仍在探索中。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张宜指出,一场优秀的演出,线上的观看人数要远远大于线下,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线上演艺新票房该如何实现。他认为,新票房的形成,首先应该得益于新内容,优秀的表演形态才能够涌现出优秀的数字化作品,才会产生票房佳作。“线上直播要按照线下创作要求一样,打造精品去创造卖点、稳妥定价,才有可能产生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产品。”

  加快戏曲人才培育 与现代观演需求共发展

  与会专家指出,网络直播的兴起,对戏曲演员在艺术表演、语言表达等方面带来一定考验,需要他们不断适应新的演出环境。同时,为全面适应网络直播的发展,戏曲行业要不断变革与进步。

  经过3年的直播,林蜜蜜有了一些体会。比如,演员在舞台上唱戏,即便出现瑕疵观众也不会直接说出来,在直播间里,唱成什么样网友都会指出来,这与舞台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直播间里的表现是实时的,主播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很重要。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新大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杉也分享了推进网络直播业务时遇到的新情况。首先,线上观众和线下观众观演习惯有很大不同,对于线上演艺内容中的互动性,线上观众的需求非常显著。其次,在线上直播中如何保障线下演出的稀缺性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最后,目前线上演出仍多是以横屏形式播放,但许多手机端用户的观看习惯是竖屏观看,演艺直播在竖屏时代如何发展?能否开发一些针对竖屏用户的演艺产品,也将成为演出直播探索的方向之一。

  北京京剧院梅派青衣、国家二级演员白金认为,戏曲演员要勇于创新、适应新环境,借助直播让五湖四海的观众欣赏自己的表演。她认为,传统戏曲的直播间一定要保证画面质量和即时性,让观众可以清晰看到演员的微表情,这是网络表演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可以把付费直播和打赏结合起来。“如何既坚守戏曲人底线又留得住观众,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信息管理部主任、文旅中国总经理李霞指出,当前很多院团都面临着技术、人才、资金、内容等方面匮乏的问题,没有了解新媒介的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技术团队帮助他们生产新媒介的视频,导致院团在直播上的话语权比较缺失。对此,李霞认为,院团应该跟进新的形势,跟上发展趋势,尤其要掌握新平台上的运营技巧。她呼吁,平台在扶持戏曲发展方面要更加多样化,除帮助顶级院团、艺术家之外,也要向地方戏曲、小众戏曲倾斜。

  抖音直播戏曲曲艺垂类运营经理陈庆介绍,2022年起,抖音直播推出“DOU有好戏”计划,通过优化产品能力、加强流量扶持、打造线上节目、提供专业培训等方式,希望服务10个专业院团,1000个戏曲主播在抖音打造第二剧场,获得影响力和收益。“DOU有好戏”计划共有四个核心内容。第一,让专业的戏曲演员和院团能够得到更好的资源扶持,帮助戏曲行业实现线上经营。第二,与戏曲专业高校展开合作,让戏曲传承人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培训。第三,与名家名团戏曲IP合作,打造专业的戏曲栏目。第四,加强对濒危剧种演出的扶持。

  对于“戏曲+直播”的长远发展,姚志强建议,应当从政策入手,加快人才培育。不能网络直播走得快,戏曲事业跟得慢,他建议戏曲院校都适当开设直播相关知识类课程,同时更要严格把握艺术质量关,主播戏曲业务过硬才是直播传播效能的基础保障。

  张宜总结,要长期保持线上戏曲节目的品质,应该构建起产品打造机制、品牌孵化机制和基地建设机制,形成稳定的产品供应模式。戏曲人要守正创新,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动力,要基于戏曲艺术本体,在网络直播的内容、形式上做更多的思考,进而实现提质。(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