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原创>>正文

长沙银行首份ESG报告发布:以金融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5-05-09 11:10:1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9日电 (宋亚芬)近日,长沙银行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ESG)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长沙银行在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等方面也积极实践并斩获多项荣誉。2024年长沙银行资产总额为11467.48亿元,营业收入为259.3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27亿元。同时,长沙银行还获得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银行家》杂志“2024银行家年度ESG金融创新卓越机构”等多项荣誉。

  为响应“双碳”战略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部署,长沙银行将ESG可持续理念纳入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已连续6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连续4年披露环境信息报告。2024年又启动可持续发展(ESG)报告编制。

  多维发力绿色金融与低碳运营实践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可将资金引导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达到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发展目标。顺应这一发展需要,2024年,长沙银行将ESG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绿色金融政策要求融入授信业务全流程,通过信贷投向政策及考核引导、授信客户准入、尽职调查、审查审批、融资发放、贷后管理等各环节实施相应政策及管理要求,全力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末,长沙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为528.29亿元,增长23.14%,年末绿色信贷客户数达1210户。

  此外,长沙银行还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搭建绿色供应链金融平台等方式支持企业的需求。长沙银行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绿色金融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等手段,实现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销售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友好管理。

  为践行低碳理念,长沙银行自身也打造了一套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如制定《长沙银行网点装修标准手册》,严控改造范围,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排放。推广绿色建材,逐步推广重复利用的新型复合材料,摒弃石材、矿物质材料等全生命周期污染较大的建材等。

  控制废弃物与污染物排放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长沙银行制定了专门制度,明确了报废标准、报废处置的审批流程以及报废资产回收处理。2024年长沙银行共产生废弃硒鼓2730千克,废弃墨盒1553千克,已全部通过专业的回收渠道进行处理和再利用。

  深耕实体经济,以金融“活水”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快速崛起。针对这一发展变化,长沙银行精准对接产业融资需求,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这为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重点支持领域方面,长沙银行紧跟国家政策,积极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实体企业发展,通过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推动政策红利落地。此外,长沙银行还构建了涵盖企业资信、科企标签、科创能力、营销建议、风险提示等五个维度、60余个数据指标的科技型企业画像体系,并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单独的准入与评级政策,实施FTP优惠,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长沙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小中在报告中表示,2024年,长沙银行围绕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重点对接长沙“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服务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年累计支持省市重点项目165个,新增投放金额211.40亿元。

  此外,长沙银行还积极参与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支持,通过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长沙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为471.28亿元,较年初增长11.50%。

  实体经济受宏观周期、市场供需变化、技术变革等因素影响较大。一旦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不仅企业经营会陷入困难,也将对地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为此,长沙银行进一步完善贷后管理体系,提升企业信贷资产质量,以此促进实体企业与银行可持续发展。在支持方式上,长沙银行也进行了积极创新,以“产业+交易银行”“产业+投资银行”“产业+结算银行”多轮驱动,推动科技金融、产业金融、普惠金融和零碳金融齐头并进,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质效。

  公司治理与风险合规管理多头并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在公司治理上,长沙银行致力于打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此构建了“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高管层执行落实”的治理架构,并将公司治理作为新十年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此外,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对于防范公司治理风险也有重要作用。在这方面,长沙银行构建了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和公司治理制度体系,通过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执行监督职责。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部分行业信用风险敞口尚未完全出清,叠加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挑战,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持续强化,对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合规操作等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长沙银行建立了由董事会负最终责任、监事会有效监督、高级管理层有效执行,以风险管理部门为依托,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密切配合,审计部门独立审计,覆盖所有机构、风险、业务及流程的全面风险治理架构。

  在精细管理方面,长沙银行落地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不断完善“全面覆盖、全程管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细化授信政策管理,深化授信后风险防控,优化信贷系统建设。2024年,长沙银行出台产业授信指引,并建立了客群、行业与评级三维矩阵式的客户授信集中度管理体系,以防范过度授信。在完善贷后管理体系方面,重构预警模型规则,实现贷后预警任务“发现早”+“预测准”。

  赵小中表示,2025年,长沙银行将继续扎根实体经济,聚焦主责主业,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特色经营,守牢风险底线,以可持续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特色鲜明、价值领先”的现代生态银行。(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