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丁志杰:系统性改革推动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

2025-05-19 07:29:48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19日电 (孙庆阳)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代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下称“《报告》”)课题组发布2025年报告。《报告》提出,通过系统性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既能抵御内外风险、又能高效服务实体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主办方供图)

  《报告》分析认为,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金融竞争格局的重塑,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全球金融体系进入了一个技术更新迭代的周期。这一判断与《报告》中展示的2024年金融科技实践成果形成呼应——监管科技与区块链AI风控已广泛应用,银行体系智能化改造深化,跨境支付等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取得突破。

  丁志杰强调,在此背景下,金融系统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提升体系韧性,尤其要通过“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11.9%,科创板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印证了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正在形成良性互动。

  丁志杰在阐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时特别指出,关键在于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理念在《报告》回顾的2024年工作成效中得以体现:通过设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同时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持续推进,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展现了发展与安全的平衡。

  展望未来,《报告》提出,要通过系统性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具体而言,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绿色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已显著提速;同时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丁志杰特别补充强调,要“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他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支持,而《报告》显示,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正在为此奠定基础。

  丁志杰则总结,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跨境结算、融资、投资和储备功能,加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同时,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增强我国金融的话语权。(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