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钟正生:5月社融强劲反弹,“稳信用”曙光渐现

2022-06-13 16:35:22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13日电 题:5月社融强劲反弹,“稳信用”曙光渐现

  作者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强劲反弹,核心因素在于疫情防控压力缓和后,经济基本面复苏带来信贷需求恢复,政府债的提速发行也有直接贡献。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亟需找到新的需求增长点。

  “稳信用”曙光渐现

  国内疫情形势缓和、多地复工复产推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5月社融强劲反弹,令“稳信用”曙光出现。2022年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79万亿人民币,同比多增8378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5%。5月社融数据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

  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5月并非信贷大月,表内信贷大幅放量,或因部分项目贷款此前受疫情影响延迟,5月逐渐复工复产后加速审批。

  二是,政府债加速发行,带动直接融资同比多增,对5月社融构成较强支撑。一方面,5月企业债净融资减少108亿元,同比少减969亿元。5月是信用债融资小月,因多数企业2021年年报公布后,信用评级需跟踪调整。然而,2021年同期城投发债相关监管政策有所收紧,净融资大幅缩量,令基数相对较低。另一方面,5月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2亿元,同比少增425亿元。股票市场前期调整幅度较大,对企业股票融资存在一定干扰。此外,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3881亿元。财政部多次提及,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需在6月底前完成大部分发行,带动了政府债的加速发行。

  三是,表外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压降规模放缓,对5月社融也有一定支撑。5月委托贷款压降132亿元,信托贷款压降619亿元。2022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金融监管实施力度可能有阶段性的边际松动。

  不过,表外票据延续“缩量”,而表内票据继续“冲量”。5月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1068亿元,在2022年低基数基础上同比多减了142亿元。相比之下,5月表内票据达历史高点,很可能挤压了表外票据的投放规模。

  “加杠杆”助力企业纾困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同期新高。具体来看:

  居民信贷依然偏弱,但受疫情防控趋缓、房贷利率下行、消费刺激政策的影响,边际有所恢复。结构上,5月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4月居民“去杠杆”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其背后是疫情频发、居民购房和消费意愿不足。5月居民户贷款同比少增3344亿元,相比4月的同比有边际上有改善,或因三方面的积极变化:一是,疫情防控趋缓,对消费场景和居民即期收入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弱;二是,地产托底政策积极。除各地区“因城施策”,松绑地产限购限贷相关政策外,金融政策也有积极调整,刺激居民按揭贷款需求;三是,消费刺激政策积极出台。不过,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房价的信心仍显不足,压制着居民大幅“加杠杆”的意愿。

  企业端融资同比增量主要源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5月企业短期贷款新增2642亿元;票据融资新增7129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551亿元。

  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在“助企纾困”“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方面的积极意义毋庸质疑,也是中长期贷款逐渐提升的先决条件。当下中长期贷款需求疲弱的问题虽未解决,但随着经济基本面渐进恢复,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滞后回暖依然值得期待。

  M2与M1差值走阔

  5月M2(广义货币)与M1(狭义货币)增速的差值进一步走阔,侧面体现出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信心不足。M2同比增速上行0.6个百分点至11.1%,M1同比增速下行0.5个百分点至4.6%。从存款结构来看,造成M1和M2增速走阔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居民存款继续多增,仅体现在M2的增速中。5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增6321亿元,背后是居民消费意愿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多。

  二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量还在高位,仅体现在M2的统计口径中。4月以来资金利率持续低位,近期市场对“资产荒”的讨论再度增多。2022年1-5月,非银机构存款累计新增约1.5万亿元,体现出金融市场依然存在资金空转现象。

  三是,企业短期现金流可能偏弱。财政留抵退税、缓缴税费等政策托底之下,4月至5月企业部门存款合计同比多增14586亿元,同期财政存款合计同比少增9032亿元,但这并未有效转换至M1增速中。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一是经济基本面疲弱下,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入偏弱;二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偏弱,闲置资金可能会更多转为定期存款或金融投资,留待生产经营扩张的短期存款或有减少;三是房地产销售仍在低谷,而地产销售是居民存款“搬家”至企业部门的一大引擎。

  不过,财政留抵退税、缓交税费政策的发力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能够保持相对健康。随着疫后经济的恢复,人流、物流的畅通,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也有望逐步好转。(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编辑:杨京川)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