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银行>>正文

银行迎战618:信用卡支付满减、分期优惠,借记卡快捷支付提额

2025-06-16 15:08:5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6月16日电 (魏薇)618电商大促期间,多家银行借着消费旺季,推出各种优惠活动。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今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与电商合作,推出信用卡和借记卡优惠活动。整体来看,支付抽奖、分期满减、积分翻倍等仍是银行信用卡的主要营销形式。

  信用卡发力618

  从5月起,电商平台陆续进入618大促,张田(化名)也开始一路“买买买”,最近她迷上了买黄金。“选择信用卡分期支付可以减80元,叠加上平台的优惠券,算下来约730元/克。”张田说。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近期,多家银行针对信用卡推出各项活动,主要包括支付抽奖、分期立减、积分翻倍等。

  以工行为例,在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线上平台或华润万家、王府井集团、佛罗伦萨小镇、周生生等店铺绑定工商银行信用卡,刷卡满足一定金额可以立减2.88元至200元不等。另外,在京东支付绑定工行银联信用卡,在京东商城“工商银行以旧换新”专区购买指定商品,选择分期付款支付满1000元、3000元、5000元分别立减40元、120元和200元。

  招商银行也推出了笔笔返现、分期满减等618活动。“掌上生活”App显示,从2025年5月16日至6月30日,在京东或淘宝下单参与活动的商品,选择招行信用卡进行分期支付,就有机会享受分期满减优惠。此外,2025年5月16日至6月20日,手机支付绑定并使用招行信用卡,单笔消费满18元,就可以在掌上生活App参与笔笔返现活动。

  广发银行“发现精彩”App显示,该行除推出了单笔支付满18元、最高可赢取6180元消费金的抽奖活动,还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十大平台推出了分期立减活动。如在淘宝购物使用广发信用卡支付分期满500元、1500元、5000元分别可减25元、75元和200元,在苏宁易购使用该行信用卡最高可享12期免息。

  在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看来,银行和电商平台的这种合作是基于多方共赢的底层逻辑。他认为,对银行而言,借助电商真实消费场景能扩大客群触达,有效提升支付渠道绑定率与交易规模,分期优惠可直接拉动信贷收入;对电商平台来说,银行的补贴降低了消费者支付门槛,成为吸引用户参与大促、提升消费意愿和购买能力的重要助力;对消费者而言,立减、免息分期等优惠切实降低了购物成本,尤其为大额消费减轻了压力。

  借记卡“提额”、立减活动也来了

  除了信用卡,银行借记卡也推出支付立减活动,有的银行还提高了交易限额。

  平安银行微信公众号显示,今年5月15日起,该行已提高该行借记卡在财付通除理财场景外所有场景的快捷支付交易限额为单日20万元、单笔20万元(理财场景的快捷支付交易限额继续维持现行限额单日5万元、单笔5万元)。

  薛洪言对中新经纬表示,银行提升借记卡快捷支付限额,蕴含着多重考量。一方面是为了适配大促期间大额消费场景需求,近年来消费者线上消费金额显著提升,尤其在电商大促期间家电、数码、黄金珠宝等高单价商品交易频繁,此前较为保守的支付限额容易导致交易中断,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是行业发展趋势演变的必然结果,早期银行因风控及流量争夺等原因对第三方支付限额有所限制,但如今用户支付习惯已深度依赖主流平台,银行自营场景逐步让位于市场主流平台,放开限额成为其“借势”增强用户黏性的必然选择。

  还有不少银行推出了借记卡随机立减活动。比如中国银行借记卡用户通过支付宝收银台选择中国银行借记卡进行快捷支付时,可享受满10元随机减0.5元~6.18元的活动。浙商银行借记卡首绑可以领取最高5元+188元支付礼包,同时该行借记卡用户在小红书等平台消费,有机会享满100元立减5元。宁波银行用户使用支付宝选择该行借记卡,满10元即可随机立减,最高可减6.18元。

  薛洪言提示消费者,在享受支付便利与优惠的同时,可重点关注三类风险。

  一是涉及分期付款时,部分“免息”宣传可能伴随手续费收取,实际年化利率可能较高,且满减优惠可能与高费率分期绑定,提前还款还可能产生违约金,消费者需仔细对比不同方案的总成本。

  二是账户安全方面,快捷支付限额提升后,盗刷风险敞口相应扩大,用户可通过银行APP设置个性化交易限额或启用大额交易验证功能。

  三是注意理性消费,涉及信用支付时,消费者应理性评估自身偿还能力,避免因分期优惠导致过度消费,防止债务累积。总体而言,消费者在享受便利时需把握“看清条款、设定限额、量力分期”等原则,让金融让利真正服务于生活品质提升。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