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波士顿咨询吴淳: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2025-06-24 20:20:32 中国新闻网

  波士顿咨询吴淳: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中新社天津6月24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当前,中国在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深度布局:特斯拉布局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巴斯夫一体化创新基地进驻广东湛江,西门子持续扩大在华研发布局……这些巨头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从传统的“世界工厂”向“创新实验室”转型。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吴淳看来,中国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的演进转型绝非偶然,而是多重要素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产业升级需求与消费者对新兴技术的快速接纳能力,为创新提供了独特的试验场与迭代动力。以智能装备领域为例,复杂多样的工业应用场景,对技术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业加速技术优化;在新能源领域,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巨大的市场体量紧密结合,大幅缩短了技术成熟周期,实现了成本的快速下降。“这种需求驱动型创新模式,显著压缩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时间跨度,成为吸引全球企业深耕中国本土研发的核心动力之一。”吴淳强调。

  从供给侧而言,中国依托覆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为复杂技术的产品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中国研发与应用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研发人员总量多年居世界首位。这些关键要素持续吸引着全球创新资源汇聚于此。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科技开放体系的完善,外资在华研发投入意愿与规模持续攀升。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版《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跨国公司加速设立研发中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动力。据统计,2025年5月,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603家;2024年,北京新认定外资研发中心超110家,截至2025年1月,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达到221家,实现成倍增长。

  吴淳进一步指出,中国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突破性进展,为跨国公司开辟了全新增长空间。一方面,跨国企业可凭借扎根中国本土的优势,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激发自身创新潜能;另一方面,跨国企业还能借鉴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积累的创新经验,优化自身战略布局,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在高附加值环节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全球产业格局也将经历持续调整和优化。吴淳认为,中国凭借强大的经济韧性与创新驱动力,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支撑作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