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6月30日电 题:6月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扩大内需应进一步加力
作者 张奥平 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6月制造业PMI录得数据为49.7%,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基础仍需稳固。笔者认为,因前期“抢出口”“抢转口”效应集中释放,外需后续或将放缓;内需除政策支持的“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外,其他方面回升动力仍待加强。下阶段若能继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存量政策的发行使用,将会更大力度支持扩大内需、稳定外贸。
从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的13个分类指数来看:生产端,6月PMI生产指数为51.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需求端,6月PMI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供需两端均有所提升,供强需弱格局有所延续。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是出口的领先指标,6月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7%,比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映射“抢出口”“抢转口”效应仍对外需有所支撑,后续或将放缓。此外,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方向基本同步。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情况,扩大内需仍将是下阶段首要工作任务。财政政策方面,加快今年已安排的4.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力扩围落实“两重”建设与“两新”工作,就能为后续增量财政政策加码留出空间。货币政策方面,加快落实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教育、体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向,以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能加力扩大内需。(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