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李佩珈:存款自律定价改革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

2022-07-01 18:02:4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7月1日电 题:存款自律定价改革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

  作者 李佩珈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对于维护存贷款市场定价秩序、防范利率大幅波动、约束非理性竞争行为、维护金融稳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4月,央行指导存款自律机制成员参考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存款自律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未来存款基准利率不仅将与贷款利率挂钩,也将与债券市场利率联系,当前,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走低背景下,其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也使得存款利率的调整更加及时。

  从长期来看,还有利于银行负债端与资产端、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形成“双联动”,推动利率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未来,需要更好发挥利率自律定价机制作用,为存贷款隐性基准利率的全面放开创造条件。

  本次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改革有六大方面

  本次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改革意味着银行存款利率定价需要由此前“存款基准利率+基点”改为参考国债利率和贷款利率。在具体运行中有以下六个方面需要把握:

  一是定价方式上,银行存款利率仍将按照“存款基准利率+基点”方式进行定价。

  二是不同年限利率水平方面,基于期限匹配原理,1年期存款利率有望更多参考1年期LPR,而5年期存款利率有望参考10期国债利率。

  三是变动方向上,存款利率变动方向应与LPR和国债收益率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当贷款端LRP利率下行时,负债端的存款利率也应同步下行。

  四是变动幅度上,存款利率降(升)幅与贷款端变动幅度并不要求完全一致,这主要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自身情况。

  五是变动频率上,考虑到LPR利率和债券利率变动较快(例如,债券利率每日变动),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变动频次不宜像债券和LPR利率那样快速变动。否则这会对储户带来较大冲击,也不利于银行对存款进行定价。总的来看,存款利率定价变动频次相对较低有利于储贷双方稳定预期、强化执行。

  六是实施方式上,本次改革要求是柔性而不是强制性的,重在以激励的方式引导金融参考市场利率变化并确定调整幅度。

  总的来看,本次存款自律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要求存款利率定价时要充分考虑LPR利率及国债收益率的变动方向,实现负债端和资产端利率的同步变动,促进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

  存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将对商业银行带来三大影响

  一是规范商业银行负债竞争,稳定负债成本。目前,一些银行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自律上限,存款市场竞争依然激列,这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银行负债成本,并减少了金融机构让利于企的空间。根据新的定价机制,当LPR利率下调时,银行存款利率也应同步下降。在当前LPR利率不断调低背景下,未来存款利率也将相应下降。

  二是强化银行负债端和资产端利率的联动,助力净息差稳定。从资产端看,银行资产主要由贷款和债券投资构成,其占比分别约为70%和20%。相比较而言,银行贷款端的定价机制相对简单,其主要根据“贷款基准利率+不同基点”的方式进行定价。从负债端看,存款来源比较多样,主要采用“存款基准利率+基点”的定价方式。银行在对负债端的利率定价参考资产端LPR利率情况,将有利于实现银行负债端和资产端利率的同步变动和有机统一,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风险。

  三是强化存款基准利率和债券市场的联动,提高利率由债券市场向信贷市场传递效率。存款利率是信贷市场的基准利率,但目前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基准极少采用国债收益率作为定价基准,现有的贷款利率也未与国债收益率挂钩,这使得中国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相互割裂,这既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也使得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未形成有效联动。

  通过本次改革,有利于实现存款基准利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的联动,促进利率由债券市场向信贷市场传递。从国际经验看,国债利率是中长期利率产品定价的基准,特别对那些具有批发性质的企业存款和同业金融机构存款,其主要参考国债收益率进行定价。

  商业银行对策建议

  第一,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促进改革平稳落地。一是做好配套系统改造。本次改革将涉及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对客报价系统的改造工作,做好相关系统改造是确保改革落地的关键一步。二是加强存款合规宣传和客户引导。三是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水平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对不同负债资金来源进行差异化定价,充分调动各级分支机构的定价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并促进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更多与贷款利率、债券利率挂钩。四是使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和工具管理利率风险,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运用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国债期货等衍生工具管理利率利率风险对冲。

  第二,改变负债业务规模情结,更加注重提高负债的质量。资产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也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近年来,由于客户存款增长乏力,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增加市场化资金的吸收部分同业资金和央行借款,不但加剧了资产负债错配现象,而且使得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上行。未来,商业银行要多渠道增加资本金来源,改变负债业务的规模情结,更加注重负债来源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多样性等,以实现资产负债的高效匹配。

  第三,强化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负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业存单、结构性存款等作为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的重要工具,在提高商业银行负债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难度上升、风险加大。例如,线上存款利率敏感性强、黏性不高、波动性大,加剧中小银行负债的不稳定性。未来,商业银行要不断强化负债管理能力建设,防范负债业务过度波动对自身经营稳健性的影响。一方面,适度增强市场化负债能力,将同业负债比重限制在合理范围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客户行为分析,提升存量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负债精细化管理水平。

  第四,稳定核心负债,促进资产负债高效联动。未来一段时间,受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改革、技术脱媒及监管约束等多重叠加影响,各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配置行为将发生深刻变化,并将深刻改变银行体系负债资金的形成总量及结构分布。这要求商业银行要深刻把握银行体系负债形成的内在规律,把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与追随作为负债业务的经营起点,以此带动核心稳定存款的增加和全量金融资产的增长。特别是要把握居民资产配置从存款向理财产品迁移的新趋势,通过研发和管理丰富多样的理财产品,使得更多资金以存款形式在银行账户留存。(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