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原创>>正文

高明宇:OPEC+八国增产对三季度油价冲击有限

2025-07-07 21:03:55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7月7日电 题:OPEC+八国增产对三季度油价冲击有限

  作者 高明宇 国投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

  欧佩克(OPEC)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OPEC+)部分成员国举行线上会议。最终,与会的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决定,自8月起日均增产54.8万桶原油。

  实际上OPEC+自愿减产八国从今年4月以来就已正式开启增产路径,根据笔者统计,目前已累计提升产量配额为191.9万桶/天,对比2023年11月会议宣布的216.4万桶/天自愿减产协议,已回撤88.7%,本批次剩余自愿减产额度为24.5万桶/天。

  从2022年10月以来的持续减产,到2025年4月以来的持续增产,OPEC+产量政策的目标从减产保油价调整为重新收复市场份额,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全球石油需求已基本完成疫情后的修复,在交通系统能源转型的冲击下增速持续承压。2025年更是在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背景下,面临回落至70万桶/天左右的风险。叠加种种因素,今年一季度OPEC有效闲置产能已回升至2000年以来除疫情影响外的最高水平,进一步减产或稳产的能力或效果均有限,因此考虑在三季度旺季期间陆续恢复剩余产能的供应。

  其次,在4月美国首轮关税政策冲击后,原油价格重心总体下移,美国页岩油产商基于对油价的悲观预期及审慎投资原则,下调了年内资本开支计划,甚至在伊以冲突引发油价大幅反弹期间,钻机数仍连续下降。按照目前的新增及衰减产量预估,笔者认为美国页岩油下半年起面临减产压力,OPEC+的增产恰好可以收复其在过去3年不断出让的市场份额。

  最后,在2022年10月以来的减产周期中,OPEC+组织内的部分成员国不断出现超产现象,因此,OPEC+有意通过增产对油价施压,以提升组织内的减产纪律。

  历史上来看,OPEC的大幅增产均对油价产生明显冲击,且均源自外部环境的突然变化。如2014年11月27日的OPEC会议,面对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的产量快速增加,该组织最终在沙特主导下开启15个月之久的增产,布伦特原油一度下跌65%至27.1美元/桶;再如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面对需求的快速崩塌,沙特3月6日宣布产量目标自970万桶/天上调至1000万桶/天,后续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在极端情形下一度出现负油价。

  不过,笔者认为,OPEC+的快速增产对三季度的油价冲击暂时有限。一方面,考虑到部分产油国的实际产量已远高于目标产量,且同步存在减产补偿计划的约束,OPEC+实际月度增产量均小于产量目标的上调幅度;另一方面,三季度为汽油、航煤需求的季节性旺季,本轮增产在夏季尚可得到需求端较好的承接。而度过三季度旺季之后,若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依然延续,OPEC+产量的回归将对基本面产生更直接的利空压力,在中东地缘局势保持可控的情景下,油价重心将面临进一步下移的可能。(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