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视界>>正文

米价上涨!韩国政府将首次“出借”储备米,背后有何考量?|宅男财经

2025-08-12 16:02:20 中新经纬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据新华财经援引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即将进入新米收获期,而市场供应趋紧引发米价上涨。韩国政府决定首次以“出借”方式向市场投放储备米,以平抑米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对宅男财经表示,这一做法反映出韩国政府对于大米市场前景的危机意识,尤其在日本刚刚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米荒之后,此举也是未雨绸缪的一步先手棋。

  近期,韩国米价呈上涨趋势。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韩国一袋20公斤装大米平均零售价为5.8万韩元(约合300元人民币),较常年平均零售价高出逾10%,逼近6万韩元(约合310元人民币)价格阈值。

  项昊宇认为,韩国此轮米价上涨主要源于供给端的结构性的问题,市场供应紧张的直接原因是去年的大米产量未能达到预期。一是异常的气候,2024年韩国遭遇了异常高温、降雨过多以及日照不足等不利天气,影响到了水稻的单产和品质;二是种植面积减少,这是一个长期趋势,韩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当产量因为天气原因下降时,问题会更加严重。大米价格上涨,部分农户和大米综合处理厂预期未来价格会更高,他们选择囤积库存,减少出货量,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供应短缺。

  韩国政府为何选择以“出借”方式向市场投放储备米?

  项昊宇指出,一般而言,政府向市场投放储备粮是平抑粮价的常规手段,但是这一次韩国采取“出借”而非传统“出售”的方式,是一项政策创新。这背后有双重考量。短期是寻求迅速地平抑米价来安抚消费者,通过“出借”的方式,政府将储备的旧米迅速投放到市场,直接增加了市场供应量,有效地遏制价格上涨的势头,满足消费者在秋收前的需求。

  长期来看,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稳定未来的生产。如果政府现在大量“出售”储备米,会使市场供应过于饱和,一个月后新米集中上市时,市场上的大米总量会过多,导致新米价格暴跌,这也会严重地损害辛苦一年的稻农的收入,打击他们下一年的种植积极性,进而可能导致未来供应问题更加严重。

  近年来,韩国面临着持续通胀的压力,CPI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韩媒报道,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透露,7月食品及非酒精饮料物价较去年同比上涨3.5%,涨幅明显高于2.1%的整体消费者物价涨幅,为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大米上涨7.6%。

  项昊宇指出,大米的消费需求非常稳定,供给减少使得大米价格对于供应的变化极为敏感,这直接增加了韩国家庭的生活成本,引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普遍担忧。在此次大米涨价前,韩国经历了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价格飙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供应链传导到餐饮业,对小微餐饮企业主冲击巨大。

  项昊宇认为,米价的稳定被视为韩国经济稳定的基石,因此,米价飙升会引发比其他商品涨价更强烈的社会焦虑感和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此外,这也暴露了韩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脆弱性。“如何从根本上稳定农产品的供应,建立更具韧性的农业体系,将是韩国政府需要持续面对的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郑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