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房产>>正文

伍戈:规避房地产风险仍须加大融资支持

2022-08-15 15:14:4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8月15日电 题:规避房地产风险仍须加大融资支持

  作者 伍戈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一年多来,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各类纠偏政策层出不穷,但房企违约数量仍在增加。常言“长痛不如短痛”,那经过短期“阵痛”后,为何地产风险还在向居民端以及金融等诸多领域蔓延?如影相随的,当然是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如此负反馈循环能否打破?整体经济何时能回归正轨?

图1:“阵痛”已一年,地产风险仍在抬升。来源:Bloomberg,WIND,笔者测算(注:信用风险以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表征)
图1:“阵痛”已一年,地产风险仍在抬升。来源:Bloomberg,WIND,笔者测算(注:信用风险以中资美元债信用利差表征)

  不排除房地产风险抬升的可能

  尽管针对购房需求端的放松政策层出不穷,但“房住不炒”定位下刺激力度有限。疫情管控三年且还在持续,居民收入明显受损使得本轮商品房销售回升步履维艰。缺乏销量的积极支撑,叠加前期监管趋严的影响,作为高杠杆行业的地产现金流显著恶化实属必然。

  “保交楼、稳民生”,停贷数量已稳定在300余楼盘,烂尾风险似有控制。初步测算,下半年融资环境若无显著变化,平均每家上市房企仍将面临约100 ~ 150亿元的净现金流出,销售回款难以覆盖到期债务的房企数目或维持历史高位,不排除违约风险抬升的可能。

图2:房企仍入不敷出
来源:WIND,上市房企财报,笔者测算
图2:房企仍入不敷出。来源:WIND,上市房企财报,笔者测算

  当前土地购置的收缩幅度远超商品房销售

  房地产风险爆发一年多来,各方都在摸索危机的处置方式。但无论是资产转让还是债务重组,这些“慢”变量似追不上行业整体恶化的“快”变量。房地产的复杂性、系统性注定了若无政府信用的果断介入,而仅靠市场力量难以扭转风险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不良资产激增,政府早期寄望于市场自发消化,但行动迟滞引致后来长期的经济低迷。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也有类似教训。

  表1:风险处置中,但速度偏慢

来源:公司公告,笔者整理
来源:公司公告,笔者整理

  房企深度受损将引致更多“长痛”。当前土地购置的收缩幅度远超商品房销售。尤其是违约和风险房企的销售分别同比下滑72%和47%,但拿地降幅均超95%,未来可能出现无房可卖的窘境,诸多民企大概率退出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或将由当下的供需双弱逐渐转向潜在的供给不足,并在更长时期扰动房价且拖累经济。

图3:当前购地收缩,预示未来投资不足。来源:WIND,笔者测算(注:各指标为相对2018—2019年均值的比值)
图3:当前购地收缩,预示未来投资不足。来源:WIND,笔者测算(注:各指标为相对2018—2019年均值的比值)

  基本结论

  一是地产风险爆发一年有余,仍有向其他领域蔓延的可能。针对购房需求端的放松政策层出不穷,但“房住不炒”下刺激力度有限。疫情管控三年,居民收入受损,住房销售回升步履维艰。缺乏销量的支撑,叠加前期监管趋严的影响,由此导致高杠杆的地产行业现金流吃紧。

  二是尽管各方都在摸索房地产危机的处置方式,但无论资产转让还是债务重组等,这些“慢”变量似都追不上行业整体恶化的“快”变量。房地产的复杂性、系统性注定了若无政府信用的果断介入,而仅靠市场力量难以扭转风险趋势。日、美等历史教训都深刻揭示了这一点。

  三是展望未来,“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的基调下,商品房销售或边际改善,但融资条件若无明显变化,加之建安、债务等刚性支出,下半年房企净现金流仍将显著为负,违约风险难有实质性下降。如果房企拿地意愿持续低迷,有可能对2022年房地产投资及整体经济形成拖累。(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