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最高亩产803.59公斤 湖南祁阳15万亩再生稻进入丰收季

2023-08-25 19:53:01 中国新闻网

  最高亩产803.59公斤 湖南祁阳15万亩再生稻进入丰收季

  中新网永州8月25日电 (何艳飞 冯骎)连日来,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15万亩再生稻进入收割季,农业技术人员现场随机抽取、测产验收,头季最高亩产803.59公斤。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收割头茬再生水稻,确保颗粒归仓,不误二茬收成。

湖南祁阳15万亩再生稻进入丰收季。 陈正 摄

  在祁阳文明铺镇碧芝塘村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金黄色稻谷随风飘扬,一串串颗粒饱满的稻穗散发着阵阵稻香,一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田间。

  看着一车又一车满载稻谷的车辆从田里开出,再生稻种植大户李江华眼里满是喜悦。去年,李江华首次种植再生稻,因不懂技术,在收割头季稻时,稻秆留得太高,导致再生稻二茬出穗营养不够,产量较低。今年,在农技人员的现场指导下,他收割稻秆保持35厘米,减少稻秆过高导致的营养浪费,为再生稻二茬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

  “今年再生稻头季稻比去年要增产50斤每亩左右,今天割完头季稻之后,明天就施点肥,要比双季稻节约很多成本,产量基本上跟双季稻持平,每亩增效600元。”碧芝塘村种粮大户李江华说。

  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也就是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早熟中稻收割之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之下,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种两收”,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和种粮大户的青睐。

  “今年我们利用全市高旱田和深泥脚田,统一推广‘一季+再生种植’模式,通过统防统治和肥水管理,全市的‘一季+再生’长势良好。”祁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曾粹林说。

  李江华由于常年跟水稻打交道,种植经验越来越丰富。今年他除了请教农技人员如何提高亩产外,还在化肥减量、除草防虫等课题上下足了功夫,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每亩的收入。李江华说,只有让农民朋友们看到实打实的效益,才能更好地推广再生稻的种植。

  今年,祁阳市积极引导农户选择适宜再生稻品种,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共16万亩,同时还建立农技人员定点联系服务制度,组织220多名农技员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一线,分工包点,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确保粮食增产农户增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