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基金>>正文

私募产品备案回暖,量化基金火热

2023-09-06 14:50:29 21世纪经济报道

  私募产品备案回暖,量化基金火热|21私募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8月私募备案产品明显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中基协官网数据统计,8月共有1089只私募证券类产品完成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私募新规的影响,此前3个月,私募产品备案曾出现断崖式下跌。

  此前3个月(5月1日至7月31日)的私募证券类产品备案数量2472只,平均809只/月。

  而今年前4个月(1月1日至4月30日)私募证券类产品备案数量9454只,平均2363只/月。

  与之相比,8月份私募证券类产品完成备案1089只,较前3个月(5月1日至7月31日)平均备案809只/月,增长逾三成,但仅是今年前4个(1月1日至4月30日)月平均备案2363只/月的1/2左右。

  这意味着,8月私募备案产品较前3个月出现大幅回暖,但远不及私募新规实施前备案的数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8月完成备案的私募证券类产品中,量化基金保持火热,其备案数量占比近四成,环比增幅近五成。

  8月环比大增近四成

  来自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8月一共有627家私募管理人备案私募证券产品,合计备案产品总量为1088只,较7月份的795只环比大幅增长36.86%。

  从分类来看,8月完成备案的1088只私募证券产品中,股票策略产品数量698只,占备案总量的64.15%;

  其次是多资产策略、期货及衍生品策略,8月分别备案143只、111只,分别占备案总量的13.14%、10.20%;

  组合基金为66只,占备案总量的6.07%;

  债券策略垫底,为37只,占备案总量的3.40%;

  另外,还有33只其它策略产品,占备案总量的3.03%。

  值得一提的是,8月较私募新规实施后的3个月,备案数量有了较大增长。

  今年2月24日,中基协发布了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配套指引,自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明确要求,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私募法人或高管要有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投资于单一标的的基金认定标准等规定。

  尤其是私募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的规定,大幅提升了私募产品备案的门槛,这是私募产品备案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4月28日,中基协就新起草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运作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运作指引》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管理等环节明确了底线要求。

  《运作指引》目前暂未落地。但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监管趋严,使得不少私募短期内观望。

  私募证券类产品备案大幅下滑,另一原因是同时叠加今年二季度以来市场行情欠佳,导致投资人厌恶权益类投资风险,私募募资难度加大,新成立产品数量也随之下跌。

  记者据中基协官网数据统计,5月、6月、7月私募证券类产品备案分别为793只、885只、794只,累计2472只,平均仅809只/月。

  较之今年前四个月月均备案逾2363只/月,出现断崖式下跌。

  但经过3个月的低迷期后,8月以来私募证券类产品备案有所回暖,从月均809只上升至1089只,但较之年初前四个月的月均逾2363只,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8月份百亿私募备案产品积极性较高,47家百亿私募备案231只私募证券产品,占备案产品总量的21.23%,平均每家5只。

  量化基金火热

  “如果2017年是量化的冬天,那么2023年就是量化的夏天 。”今年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基金经理盛丰衍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

  私募量化风生水起,截止今年 2023 年 6 月底,百亿私募 114 家,其中量化私募 36 家,占比逾三成。

  量化私募业绩更是出色,截至 7 月底,有业绩记录的 26 家百亿量化私募年内整体收益为 6.95%,超九成的量化私募实现正收益。与之相比,主动权益基金普遍负收益。

  今年量化基金火爆,也体现在新备案产品中。

  来自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8月共备案405只量化产品,占总量1088只的37%。8月较7月的275只,环比大幅增长47.27%。

  量化股票基金在国内主要有三种策略:量化多头、股票市场中性、量化CTA。

  8月备案的量化产品以股票量化多头产品为主,备案243只,占备案量化产品总量的60.00%;

  其次是股票市场中性产品,备案110只,占备案量化产品总量的27.16%,最后是量化CTA产品,备案52只,占备案量化产品总量的12.84%。

  总体来看,今年来量化产品备案火爆。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近年来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收益较差,不少基金大幅面临回撤。而量化基金靠市场波动赚钱,在震荡市中表现好于主动权益类产品,往往有正收益,而且回撤较小,对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

  (作者:庞华玮 编辑:姜诗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王京晶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