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银行>>正文

不止“三张名片”!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破万亿,兴业银行亮出“第四张名片”

2025-09-12 11:21:18 中新经纬

  在息差普遍承压、优质资产稀缺的行业背景下,兴业银行保持战略定力,在上半年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中期业绩答卷。

  兴业银行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10.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在巩固“绿色金融、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传统优势的同时,全力打造“第四张名片”——科技金融,相关贷款余额、客户数量均实现显著增长,资产质量保持优质。

  负债成本持续改善,大资管业务布局成效初显

  净息差收窄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通过优化负债端结构、精细化资产端定价等方式,推动净息差降幅逐步收窄,为保持全年盈利稳定性奠定基础。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净息差为1.75%,同比降幅11个基点,环比年初降幅7个基点,息差收窄呈收敛趋势。从净息差绝对水平来看,兴业银行仍稳居行业前列,高出行业平均水平33个基点。

  从资产端看,截至报告期末,兴业银行客户贷款余额5.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5.61%、14.73%、11.83%,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从负债端看,该行客户存款余额5.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存款付息率1.76%,较上年全年下降22个基点;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1.86%,较上年全年下降31个基点。

  对于负债成本改善的原因,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主要通过落实自律机制、推进织网工程、布局场景金融,实现一般性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0BPs。其中,同业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54BPs,下降幅度较大。近三年,通过抓存款“优结构、降成本”这项战略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兴业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737.55亿元。

  与此同时,下半年兴业银行负债降成本效应将持续释放。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在业绩会上透露,该行下半年将有2700亿元3到5年期定期存款到期,这些存款平均付息率约3.34%,按当前1.75%-1.80%的利率重置,预计可节约利息支出15.4亿元;同时,得益于同业负债成本下行,上半年同业存款付息率较2024年下降47个基点,假设市场利率稳定,通过加强同业负债统筹管理,预计下半年同业存放利息支出较上半年可节约10亿元左右。

  在多重政策“组合拳”与自身经营策略的协同作用下,对于全年净息差走势,林舒作出两点判断:一是全年净息差降幅将控制在年初预计的10个基点以内;二是相较于上半年,全年利息净收入的降幅将有所收窄。

  为应对息差下行带来的经营挑战,近年来,多家银行不仅着力扩大非息收入规模,还主动加快业务转型步伐,聚焦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

  陈信健表示,上半年,兴业银行持续推进“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融合发展,完善资产构建、产品创设与营销闭环,实现表外资管财富类中收较好增长。

  半年报数据显示,投行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兴业银行实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4334.13亿元,市场排名第二;境外债券承销规模32.17亿美元,位列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资管方面,报告期内兴银理财、兴业基金、兴业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34%、23.20%、62.80%。财富方面,实现零售财富中间业务收入27.43亿元,同比增长13.45%。托管方面,实现托管中间业务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9.98%。

  “在此基础上,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去年初以来加快大资管业务布局的成效初显。”陈信健表示。

  筹建AIC构筑新优势,打造“第四张名片”

  兴业银行一方面在稳步推进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夯实经营基础;另一方面则持续强化“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的特色优势,这“三张名片”在实践中交出了亮眼答卷。

  一组核心数据可直观体现该行“三张名片”的发展成效: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08万亿元,保持股份制银行第1位。零售AUM达5.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理财管理规模2.32万亿元,保持市场第2位。并购贷款余额2931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

  在持续擦亮“三张名片”的同时,兴业银行也将目光投向新的增长领域,聚力将科技金融打造为“第四张名片”。

  这一战略布局立足兴业银行自身优势、与现有优势业务深度协同。正如陈信健在业绩会上所言,绿色金融、投资银行与科技金融有着较强的业务协同性,一方面很多绿色企业也是科技企业,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往往需要更全面、更综合的服务方案。上半年,通过发挥绿色、投行等业务特色,兴业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增长至1.11万亿元,位列股份行第一,较上年末增长14.73%。

  在组织层面,兴业银行也作出了全方位的升级部署。半年报透露,该行的核心举措是深化搭建科技金融“1+20+150”经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总行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20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150家科技支行”。

  为保障这一体系有效落地,该行围绕科技支行队伍建设、长周期绩效考核及尽职免责等关键方面,探索出台专项制度指引,强化政策资源倾斜。目前,首批50家科技支行挂牌运行平稳,经营质效良好;后续也将按照“1+20+150”布局规划,分批有序推进科技支行授牌工作,持续扩大专营网络覆盖面。

  在完善组织架构与网络布局的基础上,兴业银行进一步细化科技金融业务运营逻辑,继续强化“四化”,即客群运营专业化、生态建设标准化、营销工具体系化、风险机制差异化。

  比如,在风险机制差异化方面,该行对科技金融重点区域塔尖客群配套差异化授权授信政策,构建“分行统筹-地市行主战-支行深耕”三级联动机制,加快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同时,持续迭代“技术流”评价模式,聚焦企业科技实力形成“第四张报表”,报告期内,通过“技术流”累计审批金额4970.09亿元,投放金额2128.42亿元,余额2002.2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兴业银行合作科技金融客户达34.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07%。科技金融融资余额2.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8%。科技金融贷款不良率0.97%,低于企金贷款平均水平,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

  陈信健透露,目前,兴业银行正在抓紧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进一步强化“商行+投行”,打造科技金融新优势,让科技金融成为兴业银行的第四张名片。

  分红率连续十五年提升,低估值凸显配置价值

  在通过稳健经营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的同时,兴业银行也重视股东回报,该行已连续十五年稳步提升分红率。2024年,该行分红率首次突破30%,达到30.73%,对应分红金额224亿元,两个数值都处于股份制银行第二。

  陈信健在业绩会上透露,股东回报方面,兴业银行将制定更加积极的分红政策。后续会努力保持这个趋势,并推进实施中期分红,给予股东更好回报。

  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普遍出现上涨,但目前估值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截至9月5日发稿时,42家上市银行中,只有3家市净率(PB)在0.9倍以上。

  在陈信健看来,银行板块估值显著修复,还有进一步向上空间。这背后有三方面因素:一是风险边际改善,二是息差降幅收窄,三是增量资金入市。“下阶段,这三个驱动银行估值修复的力量还会延续,增量资金规模会越来越大,包括大型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将用于投资A股,指数基金的规模将持续扩大,社保、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将逐步打通等等。”陈信健说。

  从兴业银行的配置价值看,目前该行静态股息率达4.88%,处于国有行和股份行前1/2,PB估值0.63倍,处于国有行和股份行后1/2,分红高、估值低,修复空间大。

  2025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在股东结构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86.44亿元可转债全部转股,大家人寿保险也大幅增持5.4亿股。

  “这充分体现了大股东对我行的长期信心。”陈信健表示,当前,兴业银行正积极推动现有大股东和新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或者可转债,进一步提高长期投资者持股比例,持续改善股权结构。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