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股市>>正文

合力防范非法网贷侵害校园

2023-09-13 07:56:13 经济日报

  合力防范非法网贷侵害校园

  又到一年开学季。随着高校陆续开学,有必要提醒大学生们远离不良校园网络贷款。

  过去,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大学生为目标,诱导其过度消费,通过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导致部分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经过一系列整治,校园网贷得到了遏制,但仍然存在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将校园贷改头换面为培训贷、刷单贷、创业贷、美容贷等,继续通过社交软件等渠道引诱大学生贷款。

  金融监管部门已明确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的机构不得为在校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持牌金融机构向在校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时要实质性审核和识别学生身份以及真实贷款用途。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学生的保护力度。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前期网贷机构校园贷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将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纳入整治范畴,综合运用网站监测、资金监测、现场检查、数据分析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监督检查和排查力度。同时,加大对非法放贷机构的排查和打击力度,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调研发现,过去因为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一部分是由学生盲目超前消费引起的。对此,高校应开设与金融安全相关的课程,加强大学生群体理财教育,培养金融安全观;增强学生对网贷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不良网贷的甄别抵制能力;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问题,要及时发现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提高网贷风险防范意识,培养理性消费习惯,科学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不给不良校园贷留下可乘之机。如果遭遇了不良校园贷,一定要保持理智,寻求正确的救助渠道,不要以贷养贷,更不要采取极端解决方式。可积极保留证据,保持与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主动向公安、司法机关寻求帮助,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我国助学贷款已经有20多年历史,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从中受益。大学生通过金融服务支付求学费用,不仅可以解决因贫失学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培养理财意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正规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产品,发挥应有的作用。

  甄别和防范非法校园贷需要发挥多方合力,让非法金融活动远离校园,为大学校园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金融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王京晶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