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去除抑郁症药物副作用,中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2023-09-15 22:07:10 第一财经

  去除抑郁症药物副作用,中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作者:钱童心 责编:陈姗姗

  抑郁症是一种影响全球3亿多人的精神疾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药物研发的根本挑战在于,对于药物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为此,科学家正试图解开谜底,其中受到大量关注的是一种被称为艾司氯胺酮的物质。9月14日,《自然神经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椰林课题组关于抗抑郁症新药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了艾司氯胺酮作用机制。

  很多名人都被曝患有抑郁症,其中就包括“钢铁侠”马斯克。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承认自己使用氯胺酮(俗称k粉)治疗抑郁症。他表示,自己正在服用小剂量的氯胺酮。

  氯胺酮是一种受到严格管制的精神麻醉类药品,在医学临床上长期作为吸入麻醉剂使用。直到本世纪初,科学家才开始考虑这种药物是否也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抑郁药。

  通过模仿氯胺酮对NMDA受体(一种兴奋性受体,它可以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的阻滞作用,科学家们研发了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艾司氯胺酮,美国强生公司旗下制药部门首次尝试研发以鼻腔喷雾剂的方式给药。2019年,该药物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产品名:Spravato),用于治疗抵抗性抑郁症。

  “氯胺酮和艾司氯胺酮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化学上称作旋光异构体。”一位长期从事抑郁症治疗的精神卫生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艾司氯胺酮作为鼻腔喷雾剂获批时也是当时美国30多年来出现的首个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今年4月,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艾司氯胺酮鼻喷剂上市(中文名产品名:“速开朗”),用于治疗有急性自杀意念或行为的患者,缓解他们的症状。

  与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慢的痛点相比,艾司氯胺酮首次给药后数小时即可观察到效果。然而,虽然有起效快的优点,该药物也有不少缺点和副作用,例如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具有一定成瘾性,还有致幻作用,这导致该药被列为管制药物,必须在指定医疗机构由医生监护使用。患者给药后通常要在医院等待两三个小时,幻觉消失后才能离开,造成了极大的用药不便。

  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面了解到,目前“速开朗”还没有入院,主要原因就是该药物作为精麻类药品,受到严格的管控。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氯胺酮抗抑郁活性机制的研究争议颇大,这也阻碍了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抗抑郁药物的研发。

  为了解开氯胺酮作用机制之谜,陈椰林课题组自2015年起就开始用遗传学手段解析艾司氯胺酮,通过敲除实验小鼠潜在靶点的方式,探究药物的抗抑郁活性。

  经过多年研究,团队发现如果能够把氯胺酮的抗抑郁活性和致幻活性分开,那就能去除该药物的副作用,研发出副作用更小、更完美的抗抑郁小分子化合物。这项研究结果9月14日晚间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

  陈椰林团队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基于最新的研究结果,他们通过与多方合作,开发出一种快速且副作用更小的抗抑郁药物,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效果,相关药物研发有望明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