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 四个方面表现“舌尖”上的幸福感
中新网9月16日电 国新办1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会上,有记者提问:这些年老百姓餐桌上的供给越来越多样、品类越来越丰富。请问,在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对此,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表示,去年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对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作出了专门安排部署。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政策举措,突出科技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表现:
一是大力提升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持续提高,畜禽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去年年底,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已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我国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奶类年消费量已经达到40.5公斤,比2020年提高2.3公斤。
二是大力提升现代渔业发展水平。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打造“蓝色粮仓”。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达到7358万吨,这比2020年增长12.3%,水产品总产量持续36年居全球第一,当前鱼、虾、蟹、贝等各种水产品品种丰富、供应充足。
三是大力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十四五”时期,我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种植业设施面积达到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比如,现在食用菌多来自设施农业,年产量已经达到4200多万吨,这个产量占到全球的85%。像草莓、樱桃、西瓜等一些设施水果上市时间延长,满足了城乡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四是大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和生物产业,成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新型食品不断涌现。藻类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不少品种已经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麦尔丹·木盖提指出,在食物开发来源途径不断拓展的同时,我国居民食物营养健康水平更加均衡。据专家测算,城乡居民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讲,现在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得更好、更健康营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