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据“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全市法院涉刑事案件中虚拟货币变价处置工作作出规范指引。日前,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山区人民法院)根据上述指引要求,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和上海市公安局的协同配合下,采用“境内委托、境外处置、闭环回流”方式,成功对9万余枚FIL币予以变价处置。
上海高院表示,在刑事涉财产执行案件中,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是维护受损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如何应对刑事程序中查控在案虚拟货币的变价处置,一直是执行工作的难点。与传统财物相比,虚拟货币匿名性、跨境流通性和技术复杂性,使得现有处置方式面临多重难题。如何既遵守相关规定又提升刑事案件中追赃挽损的实际效果,是人民法院开展刑事涉财产执行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一前沿司法难题,上海法院从政策法规和操作路径方面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联合多单位,探索“全链条合规、多主体协同”的变价处置机制,即:人民法院将涉案虚拟货币委托先行试点的第三方机构处置;第三方机构提供履约担保后,将境外交易环节转委托给具有资质的境外代理商,在香港证监会认证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以不低于交易日前20日均价的价格协助完成境外处置环节。相关资金结汇转入人民法院案款专属账户,后续将依法没收上缴国库或者发还被害人,实现“境内委托、境外处置、闭环回流”。(中新经纬APP)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