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以西夏陵申遗成功为契机 银川文旅发力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5-09-16 16:54:20 中国新闻网

  以西夏陵申遗成功为契机 银川文旅发力高质量融合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 左宇坤)16日,由宁夏银川市委、银川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贺兰山东麓文化内涵挖掘暨“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城市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办,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

  宁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享有“中国景观微缩盆景”的美称。银川作为宁夏首府,肩负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重大使命。

  贺兰山东麓文化内涵挖掘暨“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城市品牌推介活动现场。 供图

  活动现场,银川市6位推介官分别聚焦银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世界葡萄酒之都建设和幸福之城进行了推介。

  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银川正以“一山一河一城”为依托,以西夏陵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契机,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银川文旅推荐官徐晔表示,从贺兰山东麓的壮美风光到城中湖的灵秀景致,从历史古迹的厚重底蕴到现代文旅项目的创新体验,银川继承了“父亲山”贺兰山的大气雄浑,也融汇了“母亲河”黄河的包容灵动,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富集的文旅资源和优质的升级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

  民族团结是银川最温暖的底色。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分享了社区里的民族团结故事:邻里间的互帮互助、各族群众的佳节共庆、社区治理中的同心协力…… 一个个温暖的瞬间,展现了银川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和谐景象,也印证了银川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扎实成效。

  西夏陵博物馆馆长师培轶表示,西夏陵申遗成功是文物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彰显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中国的文物一定能火起来。银川也在创新性地开展“文物+旅游”融合模式,打造了一系列文物旅游精品线路,推动文物数字化,利用沉浸式VR、AR体验等技术让观众“触摸”文物细节,“走进”历史场景,以文创产品让文物走进日常生活。

  贺兰山东麓的“紫色产业”——葡萄酒产业,是银川以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走向世界的又一张亮丽名片。银川依托这北纬38度浪漫的独特风土,已经成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核心区,27.3万亩高标准葡萄园枝繁果硕,81家酒庄风格迥异,产区年产葡萄酒7500万瓶,综合产值高达36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与地区。

  推介活动发布了银川精品旅游线路。“十一”黄金周假期即将来临,银川将推出66场系列促消费活动,以“商文旅农体酒”融合促销费活动为抓手,抢抓“金九银十”消费黄金期和“十一”“中秋”消费关键节点,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