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财人>>正文

【百家民企说】驭势科技吴甘沙:自动驾驶是一场“99分=0分”的持久战

2025-09-17 10:36:16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9月17日电 (罗琨)“99分等于0分。”这是吴甘沙在一小时的采访里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吴甘沙是全场景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企业驭势科技的创始人。2016年,他辞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一职,投身自动驾驶创业大潮,创办驭势科技。

  九年来,在行业“一分也不能丢”的残酷机制下,这家创业公司是如何跨越死亡谷的?

  吴甘沙 受访者供图

  “99分=0分”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驭势科技的名字来源于《鬼谷子》中这句话。

  吴甘沙将技术浪潮划分为三个二十年:1976—1996年是PC引领的“生产资料数字化”时代,1996—2016年是互联网驱动的“生产关系网络化”时代,2016年起则进入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生产力智能化”时代。“我们判断AI将重塑生产力,因此选择在2016年创业。如今看,大趋势没看错,但具体到自动驾驶领域,行业的发展比我最初预想的更具挑战。”

  他指出,自动驾驶有一个残酷的特点:“99分等于0分”——哪怕做到99%的完善,只要最后1分没拿到,系统就无法真正应用。而这最后的1分,就是自动驾驶面临的四个挑战:1%的最难场景、1%的极端天气、1%的基础设施问题,以及很多永远第一次出现的问题。

  这也是创业以来吴甘沙和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你修复了很多bug,你认为可以了,结果过了一个月又出了一个bug”。“我们前十年几乎都在等小概率事件,有时候一个月才等来一次,却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去测试,对公司运营成本和团队士气都是极大压力。”

  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如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般的压力。

  “当我看到一个老员工,半夜里给我发一条信息,说要约我聊一聊,我就知道他要走了。为什么要走?就是(工作)缺乏正反馈,你做了好多年还是99分,到100分就跨不过去。”吴甘沙说。

  而作为创始人,又该如何克服始终拿不到那一分的沮丧感?吴甘沙坦言:“只能说一口真气不散。一旦你散了,可能全公司就散了。”

  将机场做成“样板间”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驭势科技是如何在巨头环伺的战场上实现商业化的?

  吴甘沙说,从一开始,驭势科技便决定避开巨头的射程,即乘用车场景的应用,而选择了商用车。而在众多商用车场景中,驭势科技选择的是安全标准最为严苛的机场。

  驭势科技在创业第二年拿下了第一个机场客户——香港国际机场。在吴甘沙眼里,这是一个“天使客户”。

  “机场产品只有0和1两种状态,没有中间地带。”吴甘沙解释道,“在全球绝大多数机场,系统如果达不到100%可靠,根本不可能落地。”

  香港国际机场给了驭势科技宝贵的成长空间:在这五年里,团队遇到了无数挑战,但机场方面给予的信任和支持不断推动他们提升实力。

  吴甘沙说,2019年,香港国际机场方面明确提出:如果不敢撤掉安全员,无人驾驶系统对机场就没有实际价值。

  “我们启动了‘地牢计划’——集中核心团队封闭开发几周,反复联调测试,最终通过了机场‘数千圈零接管’的初步验证。”吴甘沙回忆说。

  但这只是第一阶段。2020年起,团队进入第二阶段,在机场局部区域投放约10辆车,开始小范围试运营,重点打磨全天候稳定运行的能力——包括应对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2023年,驭势科技实现了大规模车辆同时运营。“今天在航站楼,每隔一两分钟就能看到我们的自动驾驶车经过,这背后是一整套运营体系在支撑。”吴甘沙说。

  而“样板间效应”也开始逐步释放。吴甘沙表示,驭势科技已与17个中国机场及3个海外机场展开合作。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是全球唯一一家为机场提供大型商业营运的可持续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不做“门口的野蛮人”

  从机场场景出发,驭势科技逐步将自动驾驶延伸至园区、港口、矿山等领域。按吴甘沙的划分,商用车自动驾驶可覆盖八大场景:开放道路(包括物流、客运、环卫等运营车辆三类)与封闭场景(包括机场、工业园区、港口、矿山、农牧业五类)。

  这么多场景是否会“贪多嚼不烂”?吴甘沙借用了美团创始人王兴此前说过的一句话:“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在吴甘沙看来,商用车的自动驾驶有一个公共的技术底座,只要把这个公共的技术底座做好了,做什么样的场景都是“一通百通”。

  他也同时提到,尽管进入领域众多,但除了在机场提供端到端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外,在其他场景中驭势科技“保持高度克制”,不做“门口的野蛮人”,只专注做AI司机。

  “我们不自建运力,而是以‘AI司机’身份赋能传统企业,就像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只输出自动驾驶能力,运营、运维仍由合作伙伴负责。”吴甘沙解释说,不少自动驾驶公司直接提供运力服务,按吨或箱数收费,俨然成为运力供应商,这让一些传统运维企业感到很焦虑。

  他指出,驭势科技只做AI司机的话一方面可以让双方建立起稳定、互补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驭势科技能够更聚焦于技术研发,避免因行业定制化需求分散资源。

  在这一过程中,吴甘沙也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体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我们负责科技创新,而产业龙头作为创新主体,借助AI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我们更像是杠杆,虽自身营收规模有限,却能够助力传统企业实现百分之几的效率进步,带来数十亿的增量价值。”吴甘沙说,这也是地方政府愿意引进这类“杠杆企业”的原因——赋能本地产业龙头,比单纯追求科技公司规模更有意义。

  自动驾驶迎来更多新可能

  在采访中,吴甘沙还透露,今年公司重点投入了智慧出行、特种作业等场景的自动驾驶系列产品,未来还将持续扩大投入。

  据媒体报道,8月26日,深圳罗湖区首条L4级智能网联载人运营线路——罗湖无人驾驶小巴正式开通运营。

  对普通人来说,无人巴士随处可见的场景还远吗?在吴甘沙看来,目前无人驾驶还处于与“早期采用者”合作的阶段。这项技术的普及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他相信,无人驾驶汽车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有望实现大规模落地,满大街跑无人车的场景届时将成为现实。

  在他看来,自动驾驶技术至今并未出现所谓的“DeepSeek时刻”,即爆发式的突破,而是在过去几年中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持续进步。例如,特斯拉从V12到V13的多个版本迭代中,端到端系统逐步改善,性能稳步提升,但并非一夜之间发生根本性改变。

  “当前,技术路线也日趋多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吴甘沙指出,尽管尚不确定哪种路线将最终胜出,但与之前七年那种反复优化却难以收敛,甚至令人感到停滞的状态相比,近两年行业迎来了更多新的可能,带来了更多乐观与期待。

  如今,赛道上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主机厂也纷纷入局。吴甘沙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研发实力较强;另一类是传统主机厂,面临“制造业文化与高密度研发文化融合”的挑战。

  “主机厂肯定是未来自动驾驶生态的重要参与者,但不是所有主机厂都有全栈自研能力,所以自动驾驶供应商的价值不会被替代。”吴甘沙说,当前行业格局还没定型,仍在动态竞争中,“这是一场长跑。”

  谈及驭势科技的战略,他引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首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证能持续活下去,等待竞争对手因激进策略或经营不善退出。对我们来说,就是两件事:一是心无旁骛做好技术底座,二是建立起造血能力,稳健跑好这场持久战。”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罗琨:luoku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