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预制菜进校园 不妨先等等

2023-09-19 05:10:26 北京商报

  预制菜进校园 不妨先等等

  陶凤

  新学期伊始,有网友爆料,某学校食堂使用预制菜料理包,都不用锅加热,直接热水烫一下就装盘端给学生。同时,因为不满学校引入预制菜,“学生家长辞职给孩子送饭”登上热搜。

  “预制菜是否新鲜有营养,添加剂是否超标,是否能够烧熟煮透……”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家长,预制菜进校园引发了全社会担心与质疑。

  “不新鲜”“不安全”“不好吃”,这些担忧不无道理。

  根据家长晒出的群内“预制菜”订购信息,菜单上清楚地标注着“预制菜”三个字,且配料表中不乏添加剂。

  预制菜进入校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饮食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而学生正值生长期,营养更是不容忽视。

  针对预制菜,菜品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尚未解决,绝不能盲目进入校园。否则,便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近年来,预制菜火爆有目共睹。由于操作相对便捷、安全,且制作成本较低,成为当下不少餐厅的首选。

  一些追捧者甚至认为,只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预制菜的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校方如果采用订购预制菜的配餐制,可能考虑关闭校园食堂,省去厨师、采购、清洁等一系列人力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大部分的预制菜都采用中央厨房制作,大量采购食材后进行集中烹饪,完成后进行打包分发至二级操作台,配菜员在操作台上加热食材后拆包、装盘打包发至订餐机构。

  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加热菜品会加速食材内的营养物质流失、降低口感味道,同时集中大量采购的绿叶蔬菜很难保证新鲜。

  从这个角度看,预制菜安全未必健康,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属于特殊群体,未成年的食品安全更是要有别于普通成年人,事关身体发育健康成长。

  因此,从学生家长到全社会对此存在顾虑不难理解。

  预制菜进入校园之前,不能简单由校方自作主张,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检测是否符合学生营养要求,必须保障师生家长共同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

  预制菜虽然发展迅猛,但行业内仍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而食品是否安全,仅仅依靠企业自律及良心操作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决定了预制菜进校园不能贸然行事,应该给予各方充分的时间,了解预制菜,让行业形成更清晰的定位和规范,以便各方累积认知形成共识。

  比如,预制菜企业作为食品生产企业,需要遵循食品安全法。在生产设备、卫生环节、容器包装、原材料等设置细化的行业标准,并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进行“品控”。

  而学生家长们要认真确认这些菜品在送进孩子们的嘴里之前,冷链物流速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食材采购和贮存周期等都能让人放心。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