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互联网大厂低息发债超百亿 为AI竞赛存“粮草”

2025-09-19 08:04:03 证券时报

  互联网大厂低息发债超百亿

  为AI竞赛存“粮草”

  证券时报记者 王军

  股价涨得欢,发债也不停。

  近期,互联网平台公司股票备受资金青睐。腾讯控股9月18日的股价一度攀升至664.50港元,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距离历史最高价近在咫尺,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等互联网企业的股价也接连攀升,创下阶段新高。

  资本热捧的背后,是互联网大厂在AI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今年9月以来,腾讯控股、百度集团、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加码AI投资布局。

  受访人士认为,多数互联网企业在现金充足的情况下却进行债券融资,背后既是优化债务结构,锁定低利率的战略布局,也是加码AI基础设施投入,为长期业务发展储备弹药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大厂掀发债热潮

  9月17日,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经办人就根据计划发行本金总额人民币90亿元的票据订立认购协议,票据预期将于9月23日发行。

  其中,腾讯控股此次计划发行金额20亿元5年期票据年利率为2.10%;发行金额60亿元10年期票据年利率为2.50%;发行金额10亿元的30年期票据年利率为3.10%。

  这是腾讯控股自2021年4月以来首次发行债券。此次债券发行后,公司未偿还债券总额将增加至190.1亿美元。

  无独有偶,9月8日,百度集团宣布计划于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优先无担保票据。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包括偿还若干现有债务、支付利息等。据悉,此次百度集团通过发行点心债募资44亿元人民币。

  而在今年3月,百度也发行了100亿元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包括5年期债券和10年期债券。此外,百度集团还同期发行了20亿美元零息可交换债券,用于偿还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及一般公司用途。

  阿里巴巴今年以来也多次发行了债券。9月10日,阿里巴巴公告,计划发行一笔本金总额约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该票据将于2032年9月15日到期,为无担保的优先债务。而在今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完成120.23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发行。

  锁定低息资金

  腾讯控股等互联网企业自身现金流比较充沛,今年以来频繁通过发债融资,引发市场猜测。

  Wind数据显示,从腾讯控股目前债务情况来看,公司有一笔10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26年1月到期,另一笔5亿美元的票据将于2026年4月到期。为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腾讯控股发新债可能是为了到期债务提供再融资。

  不过,以腾讯控股当下充沛的现金流来看,公司足以覆盖到期债务,到期兑付毫无压力。

  对此,债券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以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好,为发行方提供了融资便利。

  当前债券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该债券行业资深分析人士表示,互联网企业借助低利率周期,积极发行债券,可以锁定较低的资金成本。此外,发行点心债还可以置换部分高成本的美元债,降低融资成本。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现阶段香港融资市场流动性比较好,互联网企业发行点心债的好处主要是利率低,发行成功率高,且发行门槛也比较低。对于企业来说,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发行债券的成本要比股票融资更低,有优化资产结构、降低财务成本的作用。

  从国际经验看,低利率时期积极发债,锁定低成本资金,是海外企业的常见做法。Wind数据显示,2015年—2017年美国低利率时期、2020年—2021年美国疫情期间,苹果公司曾频繁发行长期债券来锁定低息资金,从而提升自身的资金运营效率。

  加码AI布局

  在刚刚过去的财报季中,国内互联网大厂的表现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AI正在加速与业务融合且“开始为业务赚钱”。

  互联网企业积极发债也是为长期AI投入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彭博行业研究的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中国主要互联网企业的资本支出总额预计将达到320亿美元,较2023年的130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阿里巴巴此前的公告称,公司计划发行一笔本金总额约32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募集资金净额的用途约80%将用于加强云基础设施,包括扩建数据中心、技术升级和优化服务;剩余约20%将用于支持国际商业业务的扩张,通过战略性投资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并提升运营效率。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伴随互联网企业加大对AI等前沿领域的投入,资金需求旺盛,发债正成为其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选择。低成本融资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布局提供了充足的“粮草”,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债券行业资深分析人士也表示,互联网企业AI战略投入较大,为了保持市场资金储备不低于常年平均水平,公司确实有必要发债补充资金。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