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中国这一方案,让全球近4000万人脱贫

2023-10-10 20:53:26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这一方案,让全球近4000万人脱贫

罗布麻花开敦煌,

祁连雪水润瓜田。

漫漫长路,遥渡沧海桑田;

鎏金铜蚕,见证时空变迁。

十年前,“一带一路”开启新的大门,

让古与今、中与外相连相牵。

拂去岁月尘埃,

让我们一同踏入历史长河,

回到梦始之初。

两千多年前,

张骞率团,始发长安,

长途跋涉,深入西域,

历经酷暑寒冬十余载,

架起文明接触之桥,

打通东西交流通道,

终成“凿空”之旅。

资料图:西安(古长安)鼓楼一景。

驼铃悠悠,商旅匆匆。

在这条6000余公里的长路上,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

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

葡萄、胡萝卜等各类农作物,

络绎不绝地进入中国。

作为沿线交易中

最主要的高档货物,

中国丝绸一度比价黄金。

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

文明火种蔓延,世界广阔无边。

那时,“唐僧”玄奘历时

17年西行5万里,

游历110余国,带回657部佛经,

翻译经论75部,

将印度正统佛教学说带入中原。

那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远道而来,

在中国游历17年后,

写下《马可·波罗游记》,

让欧洲人知晓了

一个梦幻般的东方。

资料图: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昌故城前,现陈列有唐代高僧玄奘的塑像,玄奘西行求法时曾途经此地。

科技之网沿丝路织就,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炼铁术等重要技术,

由丝路传入西方,

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按下世界文明进程加速键。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

这条连贯东西的“大动脉”,

跨越雪山、草原、大漠、绿洲,

跨越2000多年的雨雪风霜,

涅槃新生。

2023年9月,第八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与会者在宣传展板前留影。

自2013年,

中方提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

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

为共建国家

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

带动近4000万人脱贫。

截至2023年6月,

“中国方案”,

吸引了全球超四分之三的国家

与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

走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中巴经济走廊联通陆海丝路,

北接喀什、南抵瓜达尔港。

肯尼亚独立以来首条铁路,

为该国创造近5万个就业岗位。

中老铁路成就“黄金大通道”,

昆明至万象形成一日生活圈。

郑州-卢森堡

“绿色空中丝绸之路”,

为“空中丝路”建设插上绿色翅膀。

2023年9月17日,河南郑州,一列满载医疗器械、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郑州)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圃田车站驶出,将经中国二连浩特开往德国汉堡。

中欧班列化身钢铁驼队,

满载货物与希望,

驶向梦与远方。

2013年以来,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万多列,

运送货物700余万标箱。

从2013年到2023年,

再到下一个十年,

千年丝路绵延向前,

通往人类共同的梦想与明天。

作者:林卓玮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