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澜湄印象】三十年渔翁转身 洱海畔种出千年古村“第一个春天”

2025-10-14 14:15:57 中国新闻网

  【澜湄印象】三十年渔翁转身 洱海畔种出千年古村“第一个春天”

  背靠苍山、面朝洱海,位于云南大理湾桥镇的古生村,曾因1996和2003年洱海两次大规模暴发蓝藻面临生态危机。洱海水质持续恶化让村民忧心不已。此后,一场洱海保卫战打响,“三线”划定、生态廊道建设、生态搬迁等举措持续推进,古生村的十年坚守换来碧水蓝天。

  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前半生以洱海为生,靠捕鱼、养鱼养活一家人。此后,为保护洱海,他经营11年的鱼塘被取消,生计也被迫中断。他无奈外出承包水库养鱼,一去就是16年。2014年,洱海保护初见成效,何利成回村开客栈。可因旅游业火爆带来的污染,当地政府决定在2017年暂停周边餐饮客栈营业。古生村的发展再次陷入困境,这也让村民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洱海,才能让村落重现生机。

  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入驻古生村建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何利成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为古生片区管理员,还主动拿出自己的土地作为试验田。2022年,张福锁院士科研团队的到来为古生村的发展带来转机。起初何利成对团队推广的精准施肥等技术存疑,但年底测产,产量超出预期,且对洱海污染大大减少,让他彻底信服。于是他积极协助团队向村民推广新种植技术。如今,古生村生态大道整洁,环湖景观优美,客栈林立,旅游业火爆,年轻人纷纷回乡,村庄生机勃勃。何利成见证了旅游和农业让这个千年古村重新焕发生机。

  记者 范思忆 罗嗣昱 实习生 刘子浩 云南大理报道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