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足迹·丝路24小时”:大道向前,邀您同行!

2023-10-16 09:40:46 中国新闻网

  “足迹·丝路24小时”:大道向前,邀您同行!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两千多年前,手持符节的先辈跨越沙漠高山,世界版图延伸出陆上丝绸之路的车辙,成为使者友好往来的“连心路”、文明交流互鉴的“联通桥”。

  一千多年前,扬帆起航的先辈远涉重洋大海,惊涛骇浪记录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航向,成为百姓赖以营生的“大商道”、商人跨海经营的“大动脉”。

  千年丝路,从历史走到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新闻网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推出“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以“7天&24小时”的全新特别节目形态展开,全方位呈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的丰硕成果。

  2013年的金秋时节,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

  十载驭风前行,十载春华秋实,挑战与成就共存;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合作与共赢并行。

  2023年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显示:1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是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之路,也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

  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古老驼铃摇曳千年,历史与今天不期而遇。古丝绸之路跨越万里征途和千年风霜,也跨越至新的时代章节。

  古之长安,今之西安,传承着鲜活的“丝路印记”,西安国际港务区见证着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出发,通达世界;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港,到如今的国家一类口岸,古老的石湖码头记录着泉州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交流合作日趋升温……

  在两万公里之外,吉赛水电站项目正承载着阿根廷的能源梦想,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员工在这里组建了温馨的大家庭;在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第一单”驰骋在千岛之国……

  10月17日9时起,特别节目将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出发,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路前行,第一视角体验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传递“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的核心理念。

  我们亦将通过镜头,带您来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现场,共观盛会,共襄盛举。特别节目还将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共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成就、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展望“一带一路”更远的未来。

  大道向前,邀您同行! “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将联合百家华文媒体在境内外主流平台、海外主流媒体及社交平台同步播出。欢迎您与我们一起,踏上这条根植历史、面向未来之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