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官方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规模将破千亿元

2025-10-17 17:18:40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0月17日电 10月17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动力电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

  刘洪生介绍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动力电池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根据电池使用寿命推算,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据统计,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2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标准体系,实现动力电池规范、安全、高效回收利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标准引领带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大力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与产业协调配套。近期,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废弃电池化学品处理处置术语》等五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动力电池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锂离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等多个方面,有力支撑和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2025年6月9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今年8月1日起,明确符合《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相关要求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标准的出台有效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维护和保障战略资源供应安全。

  二是推动组建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强化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动力电池结构复杂,应用场景多样,涉及行业众多,给高效回收利用带来挑战。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工作统筹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共同推动组建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汇聚原材料、电池生产、整机装备、回收拆解、化学处理、再生利用等相关行业力量,统筹规划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体系,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标准衔接配套,面向汽车、船舶、储能、轨道交通、飞机等领域电池回收利用需求,尽快出台一批重要国家标准,为高水平标准供给提供技术组织保障。

  三是深入推进标准实施应用,强化产业规范有序发展。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实施以来,在行业内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促进了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实施应用标准,部分企业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此外,正在推进上述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研制工作,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全球化推广应用。

  刘洪生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标准研制速度,出台一批重要标准,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组织建设,加快成立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做好标准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套,做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高水平标准引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新经纬APP)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