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正文

被轻视的价值投资与塞勒的嘲讽

2017-10-18 11:00:29 上海证券报

  被轻视的价值投资与塞勒的嘲讽

  周业安

  行为金融学家正视人们的内在情绪,所以会寻求各种自我控制机制来克服这些情绪,从而让自己变得更为理性。无论行为金融学还是有效市场假说,总归需要有个理解股价的市场逻辑,而塞勒和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玛正代表了当今金融学的两大流派。

  在A股市场上,要是你不会看几下图形,简直无法在投资圈里混。数浪头都成了电视里各种分析师炫耀的绝技,趋势分析则体现了所谓有经验的投资者对新人的谆谆教诲。但撇开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不说,仅仅凭借这些技术派所传授的秘诀,真赚到钱的有几个?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根据这些技术方法投资,没赚到钱,教的人自然会责怪其没有学到位。但假如说有一天要求教的人必须同时构建一个组合,然后定期公布这个组合的年化收益率,不知还有多少人敢在电视里夸夸其谈?

  通过年化收益率来自证是发达市场上的普遍的做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光耍嘴皮子不算本事。如果一个人宣称自己的投资模型非常优越,就得接受长期的考验。短期收益率的波动可能混杂着运气的成分,但长期年化收益率是个硬指标,好的投资模型总能有一个不错的年化收益率。在A股市场上经常听到有人炫耀说能抓几个涨停,问题在于抓住涨停的背后,是不是吃到了更多的跌停?连很多身处高位的人也迷恋高抛低吸的神话,殊不知即便高抛低吸,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支撑,仅仅人为地去找波峰和波谷,十有八九总是跌落在波谷。没有对过去数据的详细研究,就无法作出高抛低吸的交易策略。所谓短线和长线的本质区别,仅仅是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逻辑理解的不同,但不等于没有逻辑。而这种逻辑是长期的逻辑,与短线无关。准确地说,做短线也是站在长期的逻辑上的。如果投资就是看图形和数浪头那么简单,讲技术的那些人早就发大财了,还用得着在电视里磨嘴皮?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每当牛市出现时,技术流的准确率显得异常高,而每当遭遇熊市时,技术流的失误率也同样显得非常之高。原因何在?运气使然。牛市里不用借助任何方法,都有类似的概率获得好收益。而熊市里亏损的概率大大增加,技术流在缺乏长期市场逻辑的支撑下,出现失误的概率就更大。反之,假如一个人采取价值投资,牛市里可能赚的钱少很多,但在熊市里一定是亏的概率也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年化收益率孰高孰低?技术分析也好,价值投资也罢,各有优劣,关键在于其背后是否有一个长期市场逻辑在支撑。所谓的长期市场逻辑,就是对一个市场长期演变的看法,这是需要理论和模型的。但凡优秀的投资人和机构,都会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和模型,无论采取量化方法,还是价投模式,还是其他套利模式,都得有个稳定的模型。

  不过,市场上有效的投资模型并非只有价值投资一种。寻找市场自身的缺陷,从中发现套利机会,也是可行的。技术分析无非就是寻求价量的变化规律,遵循历史重演的原则,推演出未来价格变化的概率分布。问题在于,仅靠这种趋势外推显然是不科学的,即便历史会重演,内容也往往大相径庭。市场缺陷会随时间而变化,如何找到市场缺陷发生的基础,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才是技术分析真正要做的。当然,不排除存在一些成功的技术流,但可以肯定,市场越发达,技术流的成功概率就会降低。假如市场是有效的,价格波动变得随机,技术流还怎么数浪头?假如市场并非有效,价格的变动也很难呈现某种趋势外推可遵循的规律,因为价格的变化会受到其他关键因素的影响,比如情绪。因此,无论是有效市场假说还是行为金融理论,都有一个长期市场逻辑可以解释价格的变动。可见,你相信哪个理论无所谓,只要遵循其中一种理论,构建出自己的投资模型,获得正收益率应该是大概率。

  难就难在,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并不愿去学习和挖掘市场逻辑,人们所看得见的都是近期股票价格的涨跌,至于几十年的市场价格变动的决定,是漠不关心的。普通投资者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驱使,而不是想着去驱使市场情绪。短线投资和行为金融的区别就在这里。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乍看起来似乎和技术流有些类似,但本质完全不同。行为金融理论是通过发现市场缺陷来形成套利模型,这同样是一种长期投资,因为一些市场缺陷是长期存在的。而技术流仅是短期的情绪化交易。技术流经常用行为金融来为自己装点门面,这是混淆视听。行为金融学家正视人们的内在情绪,所以会寻求各种自我控制机制来克服这些情绪,从而让自己变得更为理性。说白了,行为金融学家并非反对理性,而是看到了理性的局限,然后想办法让人们变得理性。

  刚刚获得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无疑意识到了人类情绪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依旧那么显著。从金融市场来说,塞勒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人,虽然他在实战方面未必比得上巴菲特,但塞勒并非书呆子,他和其他行为金融学同行一起组建了富勒-塞勒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58亿美元的基金产品,这些产品严格按照行为金融学理论设计,并投放到市场上,与按有效市场假说设计的产品一争高低。迄今,他们的产品年化收益率相当可观。无论是行为金融学还是有效市场假说,总归需要有一个理解股价的市场逻辑,而塞勒和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玛正代表了当今金融学的两大流派。(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编辑:张芷菡)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