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正文

从4000元到营收超千亿 鲁冠球何以成为中国民企“不倒翁”

2017-10-26 13:33:10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4000元到营收超千亿!商业教父级人物鲁冠球何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不倒翁”?

  导读:10月25日,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因病去世。他是浙商群体中的“教父级”人物,被冠以民营企业家中的“不倒翁”“常青树”

  1969年创业,鲁冠球是中国第一代乡镇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企业改革无法绕过去的人。他比当年齐名的改革人物,如吴仁宝、冯根生、步鑫生等等,要年轻一辈;而当他的同龄者,如联想的柳传志、娃哈哈的宗庆后、华为的任正非等刚创业起步之时,他已名满天下;在每年的国内各种行业或财富排行榜上,他的家族总是赫然排在前列。

  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他还专门撰文《时代契机,我们没有理由错过》,但如今,老人家匆匆走了....。。

  鲁冠球何以带领万向集团走到现在?他何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不倒翁”?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综合自创日报(chuangribao)、券商中国(quanshangcn)、正和岛(zhenghedao)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25岁时凭借东拼西凑的4000元资金起家,从万向节等汽车零部件起家,将万向集团打造成为拥有员工4万余人,横跨汽车、新能源、农业、房产和金融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鲁冠球白手起家,怀着持之以恒的企业家精神,深耕汽车行业和最早拥抱资本市场,打造了一个千亿的汽车业帝国,同时缔造了万向的资本版图。

  自1969年创办宁围金一五金厂开始,鲁冠球和他的万向帝国经历和见证的,正是一部完整的新中国经济发展史。

  1985年,鲁冠球被《半月谈》杂志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

  1987年、1992年,分别当选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1990年1月,中国乡镇企业家协会成立,成为副会长;

  1991年5月,登上美国主流媒体《新闻周刊》封面,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2001年,当选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

  1998年到2013年,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2016年10月13日,2016年胡润百富榜发布,以550亿元财富,位列第18名。

  这位事业横跨中美、拥有庞大制造业帝国的老人,对自己期待甚高。“我不是商,是名正言顺的企业家。”生前他曾说,他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他要“做创造历史的勇敢者”。

  民企“不倒翁”

  大多数第一代民营企业可能早已消失在浩荡的历史尘埃中,但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却历经中国五代领导人,仍然屹立不倒生龙活虎,其惊人的管理能力和精力实在令人惊叹。

  万向集团兴于实业,但又精通资本运作、金融腾挪,是地地道道的家族公司,多年来一直低调地始终保持着惊人的运转效率。

  鲁冠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一位曾供职于万向集团董事局的知情人士曾告诉媒体,万向集团能做的这么大,决定性因素就是两个:一是鲁冠球超越常人的勤奋,二是鲁冠球对企业战略布局和管理上的方法论。

  他回忆说:“鲁冠球是个天赋很好,非常敏锐的人,但是一个天赋这么高的人,仍然坚持每天阅读、学习4、5万字的信息,在我在万向集团董事局那些年里从来没有见他停过一天。”

  他还提及,鲁冠球在企业战略设计和管理上有一套自己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万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既定的总体战略,而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总结、学习再实践、再试错、再设定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又将战略拆分为大战略和子战略,大目标和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狠抓执行力。”

  那么,鲁冠球一手打造的““万向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起底萧山

  一个小工厂发展成最大民营企业之一,只有初中文化的鲁冠球向世人展示了属于一个农民的传奇故事。

  1945年,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幼时,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厂工作,他和母亲生活在农村,日子过得艰难。

  读初中的鲁冠球被迫辍学,到浙江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后来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他因农村户口被精简返乡。

  3年的学徒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有了特殊的感情。看到宁围乡的农民要走七八里地到集镇上磨米面时,鲁冠球决定办一个米面加工厂。他筹了3000元钱,买了一台磨面机和一台碾米机就开张了。可惜,“资本主义尾巴”很快被政府取缔,机器被廉价处理,破产后的鲁冠球卖了祖父留下的三间旧房才还了债。

  鲁冠球很快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当时,钱塘江筑起了堤坝,宁围公社也因围垦而扩充,成为一处交通要道。他挂着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开了个铁匠铺,为村民打铁锹、镰刀,修自行车。

  然而在计划经济年代,私营企业困难重重。1969年,鲁冠球得到了“招安”的机会。当时国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办一家农机厂,宁围公社的领导让他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是一间只有84平方米破旧厂房,主要生产犁刀、铁耙、万向节、失蜡铸钢等产品的小厂。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筹集了4000元,带领6个农民,以一只火炉、几把榔头开始了创业。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人民日报》一篇名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的社论提醒了鲁冠球,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比例时,为缓解铁路的瓶颈制约作用,决定大力发掘公路运输的潜力。

  在鲁冠球的工厂里,能与之相关联的,便是一种叫做万向节的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连接器。鲁冠球决定集中力量生产万向节,并将工厂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我要5个手指捏紧,做好一个产品!”车间工人热火朝天,生产出300多万个优质产品。鲁冠球起名叫“钱潮牌”,盼着它能带来滚滚财源。

  但周边村庄哪有汽车?万向节大量积压,工厂当年营收降低一半。

  怎么把万向节卖出去?1980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召开,它成为萧山万向节厂的第一个爆发点。

  鲁冠球亲自带队,拉着两卡车“钱潮牌”万向节到主办地山东胶南县,但当时的萧山万向节厂属于乡镇企业,被拒绝入场。鲁冠球心一横,“不能进里面,就在外面谈。咱在门口摆摊!”几个人铺开两张大塑料布,把万向节摆满一地,就堵在会场门口。

  3天下来,周围路过的人指指点点,可就是没能吸引汽车制造商的目光。那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们进出会场,眼睛都不瞄一下鲁冠球的摊子。鲁冠球派出供销员进会场“打探敌情”,两小时后得到答案。“买方和卖方在咬价格!”

  鲁冠球开始算自己的成本,“降价20%,还有一点儿薄利。”第二天,供销员把降价横幅一贴,摊子前哗啦啦涌上来30多家制造商。晚上回去一统计,订单总共210万,鲁冠球打响第一炮。

  此后数年,鲁冠球带领万向在夹缝中强势崛起。

  1981年,原材料钢材涨价,生产成本提高。别的工厂都涨价,只有鲁冠球不涨。他亲临一线,“车间轮流上工不间断”、“原料反复利用”、“按件计薪提效率”。全厂工人都被他练成铁骨头,生生把成本压低了30%。

  “钱潮牌”万向节就这样凭着低价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年销售300多万。此后,鲁冠球坚持薄利多销,把产品扩展到传动轴、制动器、密封件等3个系列。

  但鲁冠球的好日子并不长久。乡镇企业一方面激活了沉睡的市场;另一方面,也给体制僵硬的国有企业带来冲击,原材料被分流,市场被分走。

  1981年1月,国务院接连下发8份文件,其中有7份涉及对体制外的农村乡镇企业的整顿。夏天,国家又发出两份文件,规定如果乡镇企业脱离了为农服务的方针,就要收回对其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当时鲁冠球所面临的困难是空前和全方位的。原先签订的一些订货合同被中止了,理由只有一个:“根据上级规定,我们不能再进乡镇企业的产品。”

  鲁冠球自喻为“猴子”,窝着身子,与虎共舞。他说:“老虎出山好,猴子照样跳。”猴子哲学的精髓是,一保一放。“保”是指保守,与当地政府维持一种长期的“联盟”关系——不过红线,但通过“多予少取”为以后的变通做铺垫。“放”是指扩张、多条腿走路以及“少食多餐”式的海外并购。

  1990年开始,鲁冠球谋取国际市场。他的“钱潮牌”万向节产品打开了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年创汇在229万美元以上。

  1991年万向产值过亿。当年5月,鲁冠球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一时。1994年1月,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钱潮在深圳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文革十年,中国的经济市场处在崩溃的边缘,政治浪潮过去,正是这样一群农民,和他们的乡镇企业撑起了改革开放最初的二十年。在西方学者眼里,这一切近乎奇迹:那些昨天还在种地的农民,怎么就办起了工厂了?

  “'中国农民救中国',这条定律总在最艰难的时刻,呈现出最生动的意义。”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里这样写道。

  鲁冠球缔造万向资本版图

  万向钱潮上市后,鲁冠球带领的万向集团在资本市场一发不可收,从本土到海外,一步步扩张资本版图。以万向节及其他汽车零部件起家的万向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横跨汽车、能源、房地产、金融、农业等产业的大型集团。

  2000年后,万向集团先后控股了万向德农(600371.SH)、承德露露(000848.SZ)、顺发恒业(000631.SZ)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万向德龙和承德露露属于农业业务,划归万向三农集团旗下,顺发恒业则装入了万向的地产业务。

  由此,“万向系”规模形成,控股的上市公司达到4家,即万向钱潮、万向德农、承德露露和顺发恒业,业务领域横跨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农业和房地产等领域。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万向三农集团持股万向德农48.76%股份;截至9月30日,万向三农集团持有承德露露40.68%,万向资源持有顺发恒业61.33%。

  其中,万向钱潮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仍然是鲁冠球,可见他对所创立的事业始终如一的执着,此番随着鲁冠球离世,万向钱潮将重新更换董事长。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上述4家直接控股上市公司,万向系还通过旗下万向资源、通联资本等参股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中色股份(000758.SZ)、航民股份(600987,SH)、海利得(002206.SZ)、广汽集团(601238.SH)、方正电机(002196.SZ)等均有过万向系身影。

  不过,券商中国记者发现,万向系在资本市场的战略有所收缩,逐渐退出一些参股的上市公司。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万向资源是中色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持股7.14%;万向创投持有方正电机0.67%股份,未进入前十大股东。截至9月30日,万向创业投资股份持有上市公司海利得11.23%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万向集团持有航民股份16.75%,位列第二大股东。

  然而,类似广汽集团等上市公司,万向系心生退意。追溯以往,2012年3月,广汽集团上市,万向集团位列第二大股东,但截至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前十大股东中已经不见万向系的身影。

  万向的金融版图

  不同于鲁冠球痴情于汽车行业,接过父辈的旗帜,鲁冠球之子鲁伟鼎更钟情于金融,希望打造一个万向系的金融控股集团。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万向集团目前已经集齐了信托、基金、银行、期货、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牌照,距离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唯独缺一块券商的牌照。

  上世纪九十年代,万向集团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在万向内部,这块业务主要是鲁伟鼎负责。

  投资平台

  1995年,万向旗下通联资本的前身深圳通联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租赁

  1996年,万向租赁公司成立;

  期货

  1999年,通惠期货公司前身万向期货成立;

  创投

  2000年,通联创投前身万向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财务公司

  2002年,万向财务公司成立;

  保险

  2002年,万向出资1.2亿元投资民生人寿,后期击败卢志强的泛海系,一举控股民生人寿;2004年,万向参股浙商银行;

  信托

  2007年成为万向信托前身浙江省工商信托第一大股东,控股万向信托;

  基金

  2010年参股浙商基金;

  银行

  2014年3月,万向三农与阿里巴巴、上海复星共同组建首家纯网络银行网商银行获批,万向三农持股18%。其他银行牌照还包括浙商银行等;

  支付

  通联支付于2008年10月成立。

  截至目前,万向系持股直接控股万向信托、民生人寿、通惠期货和万向财务公司,参股多家金融机构。其中,鲁伟鼎曾担任过万向信托董事长、万向财务董事长、浙商银行监事长、现在依然担任民生人寿董事长。

  48年“造车梦”

  在浙商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算命大师曾经说过,万向汽车造出之时,即是鲁冠球离世之日,鲁冠球不可能活着看到万向的汽车造出来。

  旁人很难想象,对鲁冠球而言,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个预言,毕竟,从1969年至今,始终在与汽车行业打交道的鲁冠球,已经做了整整四十八年的整车梦。

  就在去年年底,万向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谋篇布局多年的汽车产业链,也已基本完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然而,一语成谶。

  成为整车制造商和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一直是万向集团掌门人鲁冠球的梦想。

  从1999年,鲁冠球就成立电动汽车项目组,自主研发电动车,到2016年底,万向集团“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终于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全国仅有六家。

  ▲ 2012,全国两会,浙江万向集团的鲁冠球(左二)、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右一)出席预备会

  2017年1月22日,在杭州萧山区举行的万向集团2016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鲁冠球宣布对万向研究院总经理陈军博士奖励1900万元,以表彰他为推动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挥所做的贡献。

  这是当时公司给个人颁发金额最高大奖,获奖的陈军,最初是在万向集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一名博士,主要参与万向电动汽车项目。大多数人认为,这重奖或许是因为陈军帮助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创业48年之后,鲁冠球的“造车梦”终于实现了,但人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鲁老,一路走好!

  鲁冠球语录

  ·你要去深入研究报纸内容,有时候机密都有。发言的人不是故意泄密,是没有经济头脑,关键看你用不用心。  

  ·退休?我为什么要退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退休的事。我现在每天考虑的都是如何把事业做得更好。只要生命存在,我就不会停止工作和思考。思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永远年轻!

  ·如果(一个企业)按照书里写的东西去做,它肯定失败。

  ·搞企业,阿拉伯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凡事有时间的限制,当一个时间段过了,就不能停留在那个水平上了。

  ·我只有往前,不往后退。

  企业越大,危险越大。

  ·风险的规避关键是靠自己的能力,不超出自己的能力是最好的规避方法。一般失败都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只要你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件事情,当别人工作5天,而你365天都不休息,别人在过年初一,而你还在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

(编辑:孙丹阳)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