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贲圣林:中国金融业支持制造业全球化大有可为

2025-10-30 15:28:0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0月30日电 (魏薇)“中国金融行业在支持制造业全球化等领域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9日,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院长贲圣林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对外公布。《建议》提到,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金融业如何支持制造业发展?贲圣林表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关乎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大国崛起进程中意义非凡。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其多与科创相关,如纳米制造、量子计算在制造业的应用等,都需要金融业提前布局、长期投资。以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领域为例,正是多年前就开始金融布局,才取得了如今的发展成果,这就要求金融具备长期耐心。

  贲圣林提到,当前全球供应链处于调整阶段,而制造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中国企业在海外布局时面临融资难题,就需要金融机构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我们曾做过相关项目,发现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里有76家是制造业企业,足见制造业国际化的重要性。但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还不足以支撑制造业企业的全球化发展。”贲圣林说。

  在外汇管制方面,贲圣林认为,需构建更开放的全球本币与外币资金池,助力企业高效利用资金,同时开发更多风险控制产品,应对外汇汇率波动、小币种信用衍生品缺失、全球利率震荡等问题。

  《建议》还提到,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对此,贲圣林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问题。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创造利润、带动就业、推动创新、促进外汇外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却在获取资本市场支持上不足,这是经营主体层面的包容性问题。

  在贲圣林看来,民营企业、中小科创型企业具有自身特点,创业初期,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产品也未完全打磨成熟,传统银行和资本市场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这正是科创板、创业板存在的意义——为科创型企业、早期创业企业提供适配的金融支持安排,未来资本市场需进一步完善这类制度设计,提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