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从“荷花”到“文华”,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何以两度摘奖?

2025-11-12 07:09:44 中国新闻网

  从“荷花”到“文华”,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何以两度摘奖?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1日电 (胡嘉琛)近日,由新疆艺术学院创作演出的舞蹈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从全国428部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第十八届文华节目奖。2021年,该作品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金奖。

  从“荷花”到“文华”,《阳光下的麦盖提》两次获奖,不仅是高校以艺育人、以文化人的生动实践,更是新疆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真实生活中长出的艺术,让故事有温度

  《阳光下的麦盖提》最动人的力量,源于对生活最真实的描摹。创作团队摒弃“象牙塔创作”,多次深入“刀郎之乡”新疆麦盖提县,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捕捉最鲜活的情感与姿态。

  据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阳光下的麦盖提》编导张鹏介绍,《阳光下的麦盖提》的创作是一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虽然作品问世已有四五年,但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其舞台表现力、创作理念和艺术品质依然鲜活如初。

《阳光下的麦盖提》剧照。新疆艺术学院供图

  文艺界评论人士表示,《阳光下的麦盖提》创造性地将“刀郎舞”的雄浑韵律与山东秧歌的舒展意蕴相融,每一个旋转、每一次跳跃,都诉说着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勾勒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图景。

  张鹏说,创作终究要深深扎根于生活,汲取最鲜活的养分,同时持续提升艺术修养,坚持创新。创作团队始终打磨细节,让作品既保留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贴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份“接地气”的真诚,成为打动评委与观众的核心密码。

  育人体系托举佳作,让传承有力量

  2021年,《阳光下的麦盖提》摘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当时参演的22名学生均已毕业,本次参演“文华奖”的学生都是全新面孔,他们以精湛的舞蹈表演能力和水平获奖。作品“双线夺冠”,也体现了新疆艺术教育的成效。

  从初学者到《阳光下的麦盖提》中的重要角色演员,新疆艺术学院学生陈辉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由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土家族等民族组成的团队同吃同住同排练,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情感纽带也促进彼此共同成长。

  据悉,为让艺术创作扎根时代,新疆艺术学院通过制度引导、项目支持,推动“有组织的创作”,打造“毕业展演+社会实践+顶级赛事”的立体平台,让学生锤炼本领。除《阳光下的麦盖提》外,还诞生了话剧《昆仑之子》、舞剧《张骞》等一批精品。

  艺术铸魂守初心,让精神有高度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阳光下的麦盖提》的成功,更在于其传递的精神力量。舞者们用肢体语言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让观众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读懂新时代新疆的发展与变迁。

  据新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章立新介绍,该校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过硬专业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人才,并致力于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