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公募、理财子发声安抚投资者:债券投资已采取措施,不必过于恐慌

2022-11-17 20:42:48 第一财经

  公募、理财子发声安抚投资者:债券投资已采取措施,不必过于恐慌

  作者:徐宇 

  估值波动加大、净值急剧下挫,债券市场近期突然发生的连续下跌,让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很“受伤”。面对债市波动,公募基金、理财子公司纷纷发声,安抚投资人情绪。

  最近几天,债市突然大幅波动。11月14日,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超10bp,创下近6年来最大单日跌幅。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收盘,债市延续偏弱走势,10年期国债期货报收100.270元,下跌0.275元,跌幅0.27%;5年期国债期货报收100.925元,下跌0.315元,跌幅0.31%。2年期国债期货报收100.760元,下跌0.230元,跌幅0.23%。

  受债市波动影响,部分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净值出现回撤。根据公开数据,截至11月16日,银行理财破净数量达到1689只,较11月10日增加399只,11月10日后公布净值的13582只产品中,最近一周有7722只产品录得负收益,占比达到59.29%;债券基金出现普遍下跌,11月14日,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跌幅达到0.29%。11月15日,再度下跌0.09%。

  第一财经得悉,为安抚投资人,蜂巢基金11月17日向投资者发出公开信,从债市近期大幅调整的原因、后市展望等方面,做出分析与声明。

  蜂巢基金固收团队表示,债券市场近期并没有大规模的"暴雷"事件发生。市场出现较大调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边际放松,另一方面地产政策连续出台,叠加资金面有所收紧,使得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改善,同时对流动性的预期有所调整,由此引发了债券的抛售。

  对于后市,蜂巢基金认为短期市场情绪不稳,以基金、银行理财为代表的各类资管产品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市场波动仍会较大。但从估值角度,目前债券收益率相对政策利率的利差已经回到了较为合理的位置。从基本面来看,目前经济数据依然疲弱,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转向,债券市场没有全面转熊的基础。

  公开信内容显示,为应对市场调整,蜂巢基金采取了缩短产品久期、降低杠杆,同时保持充足的流动性等措施,以应对负债端的变化。从投资的角度出发,蜂巢基金认为,目前债市机会大于风险,中期对市场走势也不悲观。

  蜂巢基金还认为,短暂波动不会影响债市长期向上的趋势,债券基金有持续稳定的票息收入,能够为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所以投资者需要耐心,在未出现新的明显变化前,投资者宜多看少动,避免卖在极端价格,要在交易中保持理性。

  官网显示,蜂巢基金是国内首家由银行金融市场从业者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聚焦“固收+”策略,结合大类资产研究,公司目前已拥有固定收益、主动权益、量化策略等多条产品线。

  除公募机构外,还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作出回应,以安抚投资者情绪。

  杭银理财公众号11月16日发文称,从历史经验来看,1年期股份行存单收益率1周上行38bp的情况非常罕见,仅出现在2016年四季度和2020年二季度。同时,前两次收益率在大幅上行后,短期均出现企稳迹象。

  杭银理财认为,在逐渐消化政策预期后,市场预计将回归现有基本面,产品净值表现也预计将逐步修复。本周央行已在公开市场加大投放力度,债市流动性有望保持相对宽松格局,债券收益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产品持仓资产收益已提升至合理水平,产品净值有望企稳修复。

  同一天,中邮理财也在其官方公号中称,目前市场的调整更多是基于预期被打破,加上前期利率水平较低带来的预期冲击,尽管有政策调整的预期影响,但更多的是情绪宣泄。

  短期来看,利率已经出现超调,不必过于恐慌。从中长期来看,资金面只是向政策利率小幅回归,而不是货币政策正式转向,同时也不能断定经济基本面会因为防疫优化和地产放松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居民、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政府部门的杠杆提升空间也面临较强的隐债限制约束。货币政策中长期来看,仍有望进一步宽松。

  中邮理财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本轮已调整到位,存在一定配置机遇。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净值波动,坚持“以时间换空间”。

  经历前期大跌后,17日国债期货表现有所提升。Wind数据显示,当天,国债期货全线反弹,大幅上涨。截至收盘,10年期期债主力合约涨0.52%,5年期主力合约涨0.31%,2年期主力合约涨0.16%。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1月17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Wind数据显示,今日9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投放1230亿元。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董文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