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宏观>>正文

黄益平:提升居民收入比重 消费反弹或更强劲

2022-11-18 15:42:0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18日电 (马静)“我不太赞同用政策去刺激消费,刺激起来了,将来也还是要还回去,从大的方向看,政策应该从如何提升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收入分配、社保体系方面下手,消费的反弹可能会更加强劲。”18日,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共享发展新机遇”的大会讨论环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如是说。

  黄益平指出,从第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出口下滑,消费疲软,支持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在于投资。政府投资确实很重要,但进入后疫情时代,出口增长面临一定困难,倚靠投资,尤其是公共投资显然不行。在摆脱疫情冲击之后,经济增长要进入正常的恢复和反弹态势,意味着增长模式要转变。

  黄益平还提到,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增长模式的转型也势在必行。未来30年和过去40年,经济格局有一些比较明确的变化需要关注,即中国从过去的低收入走向高收入,人口红利转变为老龄化问题突出,以及全球化进程出现波折等,这都意味着过去的增长模式行不通了。

  “如果要有新的增长动力、增长模式,将会更多地依靠创新,而不是要素投入,更多依赖国内市场,而不完全是外部市场,更多的是需要一些非房地产市场的新的推动力量。”黄益平认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国内的市场需求。而做好国内大循环,无非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比如从支持创新、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等生产供给方面来做得更好,让需求和供给持续地循环起来。

  黄益平强调,消费在经济当中保持适当的比例,这是必要的。如果只是靠投资,投资会支持增长,但也会形成产能。如果没有国内消费市场支撑,很多产能将来都会变成过剩产能。过去过剩产能出口到国际市场,但将来恐怕不行,所以下一步消费能不能起来,可能意味着增长能不能持续,甚至意味着将来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有没有一个基础。

  黄益平认为,当前消费疲软,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限制了经济活动,从而影响了收入,同时再加上预期不稳定。因此,从宏观政策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内的多方面应该更多向社会保障,民生方向倾斜,而不是单纯地像过去一样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

  黄益平还提到,消费促增长的潜力还非常大,当前消费占GDP的比例在55%左右,比一般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如果把促进消费的工作做好了,不仅能满足中国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支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马静,邮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