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产经>>正文

家庭赋能与社会融入 苏州多措并举守护“星星的孩子”

2025-11-18 14:15:54 中国新闻网

  家庭赋能与社会融入 苏州多措并举守护“星星的孩子”

  中新网苏州11月17日电 (刘梦青)浅色调墙面、隔绝外界喧闹的加厚窗帘、一张按身高和习惯布置的书桌……这是9岁孤独症患儿星怡(化名)经过适康化改造的书房。张家港市残联今年启动的“星光小屋”——孤独症儿童家庭适康化改造项目,为包括星怡在内的5个家庭打造更适宜孤独症患儿的康复生活空间。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残联走访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多地围绕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推出家庭赋能、融合就业等切实举措,托举“星星的孩子”。

  做好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筛查、诊断与干预康复服务是基础。而为家庭赋能,适康化改造、综合帮扶等举措成为帮助孤独症患者家庭走出困境的有益尝试。

  “‘星光小屋’适康化改造从安全防护、感官友好、功能分区、智能辅助四大维度推进。”张家港市残联副理事长朱光华介绍说,例如针对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敏感的特点,更换浅色调墙纸,安装加厚隔音窗帘与可调光灯具减少感官刺激;配备双向沟通监控设备、智能交互机器人,方便家长照护。

  “该项目不仅是简单的硬件改造,还为家庭提供‘一户一策’的康复训练指导。”朱光华表示,专业康复师会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定制专属康复计划,并定期入户指导,涵盖儿童语言训练、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培养及家长培训等内容。

  此外,记者还发现,苏州建设“苏小星之家”孤独症社区日间照料点,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照护与生活适应训练;通过“阳光课堂”提供心理支持服务与家庭康复技能指导;成立苏州市星善聚能助残服务中心,为孤独症家长搭建互助交流的平台。

图为苏州市星善聚能助残服务中心的活动照片墙,该中心致力于为孤独症家长搭建互助交流的平台。刘梦青 摄

  苏州还积极开展孤独症就业服务,提供专业培训与就业机会,让孤独症人群实现就业、融入社会。

  走进位于太仓市的中德融创工场,孤独症青年小洁(化名)正和40多位同为心智障碍者的伙伴们一起完成零部件加工和组装工作。作为国内首家、规模最大的全员心智障碍人士集中就业企业,中德融创工场目前有40多位残障人士在此工作。

  中德融创工场董事会成员沈亚表示,创设全员心智障碍者的工作环境,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形成具有归属感的社群,“引导心智障碍群体以适合他们的方式工作、交友,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融入社会。”

  中德融创工场总经理巫晓斌认为,融创工场不仅是就业载体,也是残疾人技能培训、集中托养、工疗康复的场所。“除了专业细致的职业培训与业务辅导,我们还为员工安排生活技能培训,开展心理辅导、社交训练、团建活动,帮助残障人士全面发展,融入社会。”

  中德融创工场还成立太仓市有光公益发展中心,为企业和有就业需求的残障人士提供专业咨询和系统培训。其项目主管穆岩表示,“我们要更好地支持心智障碍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他们一样可以工作,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