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新经纬>>汽车>>正文

【东看西看】师建华:如何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做强汽车自主品牌?

2022-11-22 15:31:49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1月22日电 (王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表示,汽车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工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现代化发展是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可缺少的题中要义。

  如何推进汽车行业现代化发展,并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更好结合?师建华表示,首先,要把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做强;其次,继续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再次,提升汽车产业链韧性,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最后,汽车企业要致力于全球化发展,抓住中国高水平开放新机遇。

  以下是专访实录。

  中新经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您如何看待“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对于企业界的启示?企业如何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师建华: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我们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条件,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国情、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看得见、摸得着的本质特征。

  对于企业家而言,首先,要从历史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决定性要素。

  其次,要有大局观,顺应大势才能顺风顺水,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就要清楚国家战略步伐和本质要求。比如,现代化强国建设总战略安排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尤其是到2035年总体目标的提出,为当前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为企业界给出了“风向标”。

  再次,要有全局观,统筹看待各方面条件发展,结合中国国情和特色,利用各类要素禀赋发展和强大自身,成为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贡献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在于人口规模巨大,要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这些构成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比如,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市场巨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企业要遵循低碳化、清洁化。

  最后,要有战略观,在约束条件下利用一切优势发展自身。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就要基于方向和条件,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关键词”。如2035年,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要着眼于行业发展,实现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有责任有义务“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汽车行业由“大”到“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中作出应有贡献。

  中新经纬:我们如何理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现代化强国中的位置?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其蓝图给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机会?

  师建华: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强国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中实体经济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汽车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工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助力产业发展的“东风”;汽车行业有很多零部件企业都是“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受到政策支持越来越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也将助力汽车产业链技术升级、更加稳定;此外,物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给汽车行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品服务能力带来巨大利好。这些都将助推汽车行业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实现汽车工业的强国梦。

  2016年以来,汽车制造业年度营业收入均在8万亿元以上,占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在8.5%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汽车零售额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其体量大、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现代化强国建设起到助推作用。

  在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汽车工业要围绕“十四五”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行业,配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行动方案,建成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使产业结构更科学有效。

  中新经纬:在您看来,汽车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汽车强国助力现代化强国建设,具体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师建华:首先,要做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汽车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显著增强,提升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一个品牌若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就在先进行业里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十四五”期间,汽车行业首要目标是中国品牌全面向上发展,实现突破。整车方面,2025出现世界级领军企业和相关知名品牌;1~2家汽车企业进入世界企业排名前十。

  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是有优势的,截至2021年底,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尤其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支柱之一,在政策支持下已有明显先发优势,形成了完整的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链体系,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很多指标国际领先;动力电池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和产业链的优化;市场适应度随着使用方便性和经济性获得提升,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其次,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市场化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共性瓶颈技术得到突破,产品渗透率显著提高,氢燃料汽车进入产业化发展导入期。汽车行业需要继续努力,各方协同,完成新能源汽车市场化体系建设。强化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多措并举,加快构建新兴产业生态。科学布局,推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在行业管理方面,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管理思路,重视市场选择。完善市场推广政策,研究制定可持续的新型商业模式。加强对充换电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产品安全保障工作。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借助新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起步较早,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了竞争优势,对拉动产业发展形成强大市场牵引力,已经形成了智能网联的技术创新体系、标准法规体系、生产配套体系等,如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清洁能源均不断迭代。未来要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清洁能源化和智能化发展;同时,夯实智能网联技术、制度基础,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范有序发展;推动车路协同发展,即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智慧城市协同发展。

  再次,提升汽车产业链韧性,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今后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就是产业链的竞争。如果产业链不强,汽车企业很难做强。近年来,中国产业链水平与发达国家不断缩小,产业链集群效应已经形成,尤其是在抗击疫情中展现出较强稳定性和韧性。但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因此,“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巩固发展势头,攻克核心技术等产业短板,加强产业链多方协同,通过跨行业合作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尤其是推动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产品提升竞争优势。

  最后,汽车企业要致力于全球化发展,抓住中国高水平开放新机遇。全球汽车产业链已经实现了高度国际化分工,汽车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是产业链上自身实力的体现。对于单一企业而言,产品如果不能以有效利用研发成果来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产品,说明其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没有实力走向世界,自身研发、设计、制造水平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全球化是先进汽车追求高端化的必由之路。

  因此,中国汽车企业要按照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方向,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实现低碳化、数字化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动优势品牌做大做强,构建新兴产业生态,以自身努力助力制造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新经纬:你说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我们也看到当前汽车行业是疫情以来复苏最快的行业,很好地利用了科技改造和新能源技术等稳定了产业链。那么总体而言,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如何?推动产业链安全可控,还需要做些什么?

  师建华:中国汽车产业链已较为完整,几乎所有环节都有企业生产产品支持全产业链发展。由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出现,汽车产业已呈现出一种新型产业生态。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因为其涉及的关键技术更多,对智能化、技术化要求更高,提升了整体产业链的科技水平。因此,从关键零部件、芯片、操作系统等某些关键技术来看,中国汽车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依然处于相对中低端地位。

  比如,汽车总成系统、底盘和车身系统、外饰和内饰系统中,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出现了很多中国企业身影,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福耀玻璃等多家全球化企业。

  而在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上,中国企业依然较弱。比如,在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总成系统中,还是博世、德尔福、AVL等国际品牌市场占有量大,且其中关键环节本土新能源汽车多数还是采购国外产品。再如,在电驱动系统方面,虽然本土企业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但最高端的企业依然是国外较大的零部件集团。

  再如,技术要求更高的汽车中控系统中,中控屏、仪表板、自动驾驶系统、抬头显示系统(HUD)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均是产业链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弱项领域。其中,抬头显示系统全球排名靠前的依然是国际企业,日本精机、大陆、电装等头部企业占据了90%以上市场份额。自动驾驶系统领域,摄像头企业前5名也是松下、法雷奥等外资企业,前10家占据了96%的市场份额;毫米波雷达供应也被博世、大陆、电装等外企垄断大多数市场份额。

  在全球化深度发展当下,产业链上下游分属于不同国家的企业分工协同格局已经形成,且中国也有完整产业链,但若想在更高端产业链具有竞争力,中国企业还须努力。

  中新经纬:这么看来,其实用世界最先进的零部件组装成整车,就可以实现车企的高端化。中国也有很多经过了多年发展、实力雄厚的传统汽车企业,如上汽、广汽、东风等等。但是为什么在整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和一些国际品牌仍有差距呢?

  师建华:差距肯定有,这与我们的基础、底蕴有关,但差距也在迅速缩小。

  首先,因为中国汽车企业发展历史较短,且从合资、学习、组装开始。零部件领域多数已实现了自主生产,但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做好,达到精致的要求,还需要时间。比较而言,中国企业还在追求性能、技术达到优质程度的进程中;而国际头部企业已经超过了优质程度,在像做工艺品、奢侈品一样做汽车了,在追求完美、注重“胜败细节”。中国汽车百年老店的功夫还不够,但相信有追上的那一天。

  其次,以往中国对自主创新支持力度不够,一些企业自身对自主研发亦不够重视,自身技术不过硬,通过购买技术实现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我们要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现象,就要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前,在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智能网技术大发展的大环境中,中国车企需要努力抓住机遇、砥砺前行,提升产品自主可控性和质量升级。

  最后,差距还一定程度体现在上游装备方面。汽车生产线上的很多设备还需要进口,这也是影响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发展的一个因素。中国整个产业体系自主水平须进一步提升。

  中新经纬: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很多网红新品牌的汽车,我们叫做“造车新势力”,其理念比较新颖,可以迅速吸引投资,吸引客户。有人将这些车企分成了三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非常有代表性,是我们熟知的蔚来、理想、小鹏等。这些新势力“新”在哪里?是否带来了什么颠覆性的转变?怎么看他们的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和传统老品牌相比是否更先进?

  师建华:新品牌和老品牌各具特色。传统品牌的车企有很强的技术、经验积累作为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在产品性能、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具有优势。这些企业也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新功能的汽车,主要是从行业内部实现积累、创新、发展。

  造车新势力更多是站在汽车行业之外谈汽车,将汽车做成一个赋予了更多新功能的产品,在汽车基本功能之上赋予了高科技、互联网等新的属性,使其更具智能化、生活娱乐性、便捷性等。这种创新使得汽车变得更有意思,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运输工具,还具有了丰富多彩的功能,变成了一个可以互动的娱乐、生活空间。如自动驾驶还可以解放双手。

  这两类企业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竞争、共同成长,但方向都是为了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客户有更好的体验。

  中新经纬:新能源汽车正在飞速发展。那么在你看来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落实过程中,传统油气汽车未来是否会被彻底淘汰?

  师建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确实一定程度上呈现此消彼长,但新能源汽车虽发展迅猛,在技术上还未达到十分完美,还有一些没有实现的稳定性目标。比如电池续航低温衰减和高温稳定的问题、自燃的问题都出现过,充电设施建设还不够充足,方便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还不是那么完美,还不具备完全替代传统汽车的条件。

  因为新能源汽车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前景很好,获得了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但从总量上来看,依然是传统燃油车支撑大量市场,产品性能也更稳定和完善。

  传统汽车需要把产品做得更加精细,提升其品质和品位,并且要用智能化技术加以丰富,更符合现代消费需求;此外,更需要符合国家低碳化要求,通过优化发动机、混合动力等方式减少排放。在不断改进下,汽油车还将很长一段时间占据大量市场,为行业发展、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未来,两种车依然都承载着移动交通的根本属性,需要两条腿走路。

  中新经纬:建设制造强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最关键的是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身科技水平、还是新能源转型?

  师建华:这三个问题不是并列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汽车行业都需要努力拓展市场,拓展市场的前提条件是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汽车行业整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同时顺应新能源转型,都是为了提升产品质量,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核心是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更好质量的产品才能有更多市场份额。(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陈俊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4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