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允许个人破产会纵容“老赖”吗?

2023-09-02 12:50:06 中国新闻周刊

  “个破”制度立法之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发于2023.9.4总第110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已逾三年,多位“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受益于该条例,获得经济“重生”。该条例是中国内地首部个人破产法规,也是唯一一部关于个人破产的地方立法。

  个人破产制度(下称“个破”制度)发端于古罗马时期,目前大约有70个国家、地区在实施。不论是从境外的经验还是深圳的案例看,“个破”制度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高效竞争,保护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个破”制度在中国内地还是“新生事物”。在“父债子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等传统观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等影响下,中国内地至今尚未出台全国层面的“个破”制度。

  目前,国内不乏对“个破”制度缺乏了解者。即便是在法律界,也有人存在“允许个人破产会导致逃废债”等疑虑。一名研究“个破”的学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举办过“个破”讲座,讲完后,一名律师当众表示,他坚决反对“个破”制度,原因是“这会纵容老赖”。

  我在深圳操作这组选题时,除了去破产法庭、破产管理署走访,还接触了大量债务人、债权人、管理人、专家学者等,既感受到了“个破”制度发挥的作用,也了解到了“个破”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确实还存在诸多障碍,如:对债务人清偿能力的评估工作仍需大力推进、中国内地目前还存在个人破产欺诈刑事责任的空白问题等。

  稿子发出来,深圳破产法庭一位负责人跟我说,近年来,国内虽然多方都在热议“个破”制度,但学者、专家甚至司法界能够深入探索的偏少。这组报道解释了很多社会关心问题,又有各方观点,期待能够推动“个破”制度的探索和立法。

  近年来,法律界对“个破”制度尽快在国家层面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必须意识到,“个破”制度的涉及面非常广,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市场经济成熟度等密切相关。中国国情复杂,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在司法实践时,也必定会触动到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推广该制度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充分考虑到自身国情,注重行稳致远。

  自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已在多个立法领域“先行先试”。希望在探索“个破”制度的过程中,深圳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全国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贡献司法智慧,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个破”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33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