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金融>>正文

降准为化债铺路 组合拳离不开流动性支持

2023-09-16 09:43:13 证券时报

  降准为化债铺路

  组合拳离不开流动性支持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结合一段时间内中央财政的表态、地方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市场的广泛讨论,本轮针对存量隐性债务化解的可能举措已逐渐明朗,一揽子化债方案也呼之欲出。目前来看,不论化债“组合拳”如何打出,人民银行降准都为后续开展化债工作营造出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依据财政部将“逐步缓释债务风险”的要求,中央财政重启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置换过往高成本的隐性债务,或是金融机构协调债务展期、降低贷款利率,都在当下颇受市场推崇。今年以来,多地明确正在积极争取建制县化债额度或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或激励引导金融机构续本降息,事实上已为后续重启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和开展金融化债做好准备。

  “以时间换空间”的各类化债举措虽然契合本轮化债方向,但因为银行是配债主力军,债务置换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造成影响。若年内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由于其发行额度颇具规模,机构普遍预测将不低于1万亿元,且发行时间窗口相对集中,可能导致类似地方债放量发行带来的银行间流动性边际收紧状况。

  债务展期降息同样离不开流动性支持。金融化债的本质是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转移至金融机构,但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参与化债的承担能力有所不同,若要求金融机构大范围参与化债,对其带来的资金压力不容忽视。

  为应对未来集中开展的大规模债务置换可能会引发银行体系资金阶段性减少,央行已通过降准充分补充中长期流动性。但考虑到后续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规模较大,以及集中开展债务置换对资金面造成的扰动,恐怕央行还需要在化债过程中适时采取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等措施。

  与此同时,日后为统筹各地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化债,央行可以考虑配合投放定向金融工具,比如当前市场讨论较多的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SPV)。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的同时,也能作为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更加主动参与化债,最终实现缓释债务风险的目的。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