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220005
中新经纬>>视界>>正文

寒武纪登顶A股背后:陈天石如何通过“死磕技术”逆袭|宅男财经

2025-08-28 17:43:02 中新经纬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1300亿美元,数据中心收入不及预期。当英伟达遭遇滑铁卢时,同为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寒武纪,以超6600亿元的市值成为A股AI芯片王,股价超过茅台登顶A股榜首。

  带领这家公司逆袭的,是一位“85后”技术狂人——陈天石,他如何用短短几年时间,从中科院研究员成长为身家1700亿元的芯片“教父”?

  陈天石的故事,始于江西南昌的一个普通家庭,但他的科研基因在少年时期就已显露: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获计算机博士学位。

  2015年,他与哥哥陈云霁共同开创“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方向。2016年,陈天石做出人生重大决定:放弃中科院“铁饭碗”,带着中科院计算所团队创立寒武纪,这个名称源自地质学“生命大爆发”的隐喻。

  陈天石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寒武纪首款1A处理器即被华为采用,2019年华为自研芯片后,寒武纪IP授权收入暴跌41%;顶着“AI芯片第一股”名号登陆科创板,在行业周期与研发投入的压力下,2022年股价一度跌落至46.59元/股的历史低点;2020至2023年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40亿元。

  面对重重困境,陈天石始终坚持“死磕技术”,维持超高的研发投入。寒武纪广泛进入公众视野,质变正是发生在2024年四季度到2025年一季度。

  2024年,寒武纪抓住英伟达A100芯片禁售窗口期,推出了思元590芯片,性能取得突破,能效比显著提升,支持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当年寒武纪云端芯片收入暴增1188%;2025年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成为国内少数支持先进精度格式的厂商;2025年4月,美国禁售英伟达H20芯片,直接导致寒武纪订单暴增;“国家大基金三期”出手,寒武纪也获重点支持。由此,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暴增4348%至28.81亿元,净利润10.38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当全球关注英伟达的波动时,A股市场一颗超6600亿元市值的AI芯片新星正冉冉升起。有人认为,在美国AI芯片管制出口不断强化,国产替代又是未来趋势,以及中国政企客户不愿意依赖单一供应商的大背景下,寒武纪现在高市值有其合理性。

  如今,陈天石持有公司28.57%的股份,个人身家超1700亿元,以2024年胡润百富榜来看,马云家族排在其后。此外,寒武纪已拥有2774项专利申请。39岁的陈天石,正带领寒武纪冲击7nm制程,从少年班学霸到A股芯片首富,他用十年时间证明,芯片行业没有捷径,只有“死磕”技术才能等来风口。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目标,不是缔造市值奇迹,而是打破国外对算力芯片的垄断。在AI算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科技企业正慢慢改写规则,正如寒武纪所预示的,新的技术生命大爆发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郑铮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