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财经|律师面对面】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正式施行,其中明确,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劳动者有权据此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这一规定有何影响?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不执行该规定应如何维权?针对这些问题,中新经纬宅男财经独家专访了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
对企业和劳动者有哪些直接影响?岳屾山表示,在劳动用工实践中,有的劳动者为获取更多现金收益,主动不参加社会保险;也有的用人单位为降低用工成本,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或以“社保补贴”的形式让劳动者不参加社会保险,比如有的企业每月向员工发放500元补贴,并附加“自愿放弃社保声明”,这种情况非常多见。
规定再次强调了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可因约定而免除。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违反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不但需要补缴社会保险还需承担补缴社会保险的滞纳金。此外劳动者有权据此提出被迫离职主张经济补偿金。就劳动者而言,不缴纳社会保险则无法保障长期的权益,自身利益也难以保障。
如果打工人遇到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不执行“不缴社保约定无效”规定,如何维护自身权利?
岳屾山指出,员工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进行补缴社会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员工则可以携带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等文件向公司所在地社保局进行稽核投诉,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此外,员工亦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被迫离职,并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离职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劳动者为眼前的补助放弃社保,会有哪些损失?
岳屾山认为,实践当中,有些劳动者主动要求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表面上当月可能到手的工资有所增加,但是长远来看是对自身权益的重大损害。比如,养老保险需累计缴满15年才可领取养老金,放弃参保等于主动放弃未来稳定养老收入;比如,没有医疗保险,无法通过医疗保险来报销医疗费,只能由自身负担所有的医疗费用,无法抵御长期医疗风险;还有员工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不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往往第一时间推脱,让劳动者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工伤赔偿,权益难以保障;此外,有些地区将社会保险的缴纳年限作为买房、摇号、子女入学的参考因素甚至是硬性指标,对于员工而言,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也无法在该地区取得购房、摇号等资格。
(责任编辑 董湘依 制作 郑铮 宅男财经出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备1701279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2000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0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13525309 报料邮箱(可文字、音视频):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经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